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txt
当前页码:第335页 / 共43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第八百七十一章 必为案首

  他们家可不就有三人入仕了。

  莫三舅呵呵一笑,“钱知府冷不丁如此一问,老朽如何知晓,你不妨细细讲来听听。”

  钱武就说燕京故人说了那么几句话,没提是杨瑜说的。

  莫四郎眼珠子传了又传,上次回来时,他听柳仲原也提了一句,好像是说:“陛下要重定世家?”

  他当时正要问,柳仲原就说了句:“永乐府莫家首当其冲。”

  他还觉得奇怪,现在听钱武这么一说就明白了,莫非朝廷评论世家的规矩是一家出了三个入仕官员。

  钱武眼睛一转,就留意到莫四郎似心下了然状,揖手道:“莫四爷往后就与本官同朝为官了,还请赐教。”

  “钱知府这话言重了,我能有甚赐教的?”

  “莫四爷,同为永乐官员,当知无不言。昨日,我听小儿言了此事之后,百思不得其解,故特意登门求教。”

  这莫四郎的性子像了莫南,嘴又严紧,等闲人根本问不出他的话。

  倒是莫十郎想了良久,“难道柳仲原那日说的事是真的?”

  钱武问道:“何事?”

  莫十郎有些迟疑。

  他能猜到,为甚长兄却不愿说。

  莫四郎道:“我们回来的途中,柳仲原提了一件事,据说是他从左相府里听来的,说新君有意重定世家,而这定世家的规矩似乎与以往不同。”

  莫十郎道:“我侧面打听了一番,听说是世族,若一族超过五百人,至少得十人入仕,或二十个举人或八十个秀才,才配称为书香世族;若是世家,二十岁以上的男丁不得超过十人,至少得三个入仕为官,且有书香底蕴;若为大世家,得家中有爵位,更有底蕴根底。”

  重定世家……

  消息传出,恐怕各家就要开始争斗名额。

  成为世家,不仅可以留名,更能奠定基础。

  钱武倏然开朗,揖手道:“多谢二位开解。”

  寒喧了一阵,他告辞离去,回到府里不久,就请了钱文来说话,家中算是钱武,不多不少,正好有三个人入仕,两房合一家亦迫在眉睫。

  莫四郎、莫十郎离开永乐府时,就听说钱知府家两房人都住到知府后宅了,她夫人特意拨了四处寝院给钱文一家住,钱家的儿郎、姑娘亦在一处生活学习。

  苏坊主觉得奇怪了,沈家更是看不懂了。

  沈家问了莫十夫人,莫十夫人就将莫十郎临离开时的话说了。

  沈家主惊道:“这个钱狐狸,我说他又玩什么,原来是冲着朝廷要评世家来的。”

  莫十夫人沈氏轻叹一声,“可我们家,只得七弟入仕。”

  沈家主道:“你还有几个兄弟、子侄,我盯得紧些,十月有童试,后年秋天又是乡试,大后年春天再有会试,为了评世家,为父豁出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沈家落于人后。”

  苏坊主亦知真相,想了半晌,苏绩才学略差,小吏也是官,赏赐的同进士出身应该也算一个,再有长子苏纶,只得两个,无论如何,必须尽快再培养出人才。

  苏家做了几代的商贾,好不容易有改变门庭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虽只两个嫡子,不是还有庶子,还有他的子侄们。

  一时间,永乐府城的人越发觉得摸不着头脑,苏、沈两家为了给自家的子侄抢先生,一个月开到了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这可不是小数目。

  先生没抢到,就听说谢家的庶出公子订了先生的孙女为嫡妻,聘请先生入府。

  有底蕴的人家知道实情,却又彼此心照不宣,只求名师入府教导子弟读书。

  *

  陈府。

  陈阔长身一揖,立在陈蕴的面前,问道:“父亲,朝廷要重评世家,你听说了么?”

  “世家也能重评的?”

  前晋的世家,都是以权势来说话。

  “当然能,听说还要修《世家谱》,朝廷已经开始了,先从北地开始,之后会到永乐府。”

  陈阔面露忧色。

  父亲不担心么,到了父亲这辈,若是陈家落败,岂不成了罪人。

  陈蕴不紧不慢地问:“父亲不入仕,甚至不让你参加科考,你是不是在怪我?”

  陈阔不语。

  舅父谢霆应考了,崔珩也应考了,前晋的贵族,这么多的人都愿意效力新朝,为什么父亲就不同意,还不许他应考。

  他想考秀才,一旦他考中秀才,家里的田庄税赋就能少些;他还想考举人,可是家里的余荫早前是陈留太主,现在是姑母与二叔。

  “父亲,光宗耀祖是每个男儿的梦想,儿子也是如此。二弟自小就有读书天赋,你为了不让他入仕,不让他去医族学艺,他至今也不能释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陈阔的语调不紧不慢,“朝代要重评世族世家,若是陈家失了这次机会,往后……”

  “往后为父就是陈氏的罪人?”陈蕴苦笑着。

  他原以来自己可以避居一隅,安享太平,可现实却是一步又一步地紧逼。

  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为父一生万不会入仕,上回你四表舅的话,我亦听进去了。阿阔,若你科考成绩太差,可别说自己是永乐陈氏的后人。我的儿子,若应童试,必须是案首!”

  陈阔眼睛一闪,“父亲,你真的应允了?”

  不会睡一觉起来又改变主意罢。

  祖母劝过,母亲也劝过,谢氏一劝,陈蕴就发火,说谢氏嫌他是白身,夫妻少不得又要争执一场。

  但现下,世事逼人,他不得不退让。

  他不想让儿子怪他。

  既然陈阔想入仕,且由着他去。

  整个永乐府的读书人,谁不是以抱着入仕为目的的。

  陈阅此刻立在书房外头,静静地听着里头的对话,待陈阔出来时,快奔迎了过来:“长兄,父亲是不是应了?”

  “是,父亲应了,父亲同意我们可以参加科考。”

  陈阅欢喜地蹦跳起来,“这才对嘛,读书人不参加科考,这书不是白读了,不参加科考,谁知道自己的学问如何。”他尖着嗓子道:“父亲没参加过科考,不知道从童试、乡试再到会试会考到什么名次,舅父差一点就掉同进士。”

  “舅父不是差一点,我听人说,原就是同进士,是陛下瞧着太难看,将他提到进士后头的。”

第八百七十二章 退让

  他们家可不就有三人入仕了。

  “他可是长安六杰,连他都考得这样差,不晓得父亲若是参加科考,能不能中进士。”

  陈阔摇了摇头,“父亲考不中进士,但能考中同进士。”

  “为甚?”

  “父亲的学问在书本,虽打理家业,可务实上头比了舅父不是一星半点。”

  陈蕴听到这儿,气得爆跳起来,被自己的儿子这样评论,这是身为一个父亲最大的耻辱,“陈阔、陈阅!你两个混账!”

  一声厉喝,他双眸赤红。

  陈阅一本正经地道:“可我们说的是实话。长安人杰里头王大伯死了,四皇子也死了,舅父只勉力考了个进士,听说崔世伯也是如此,就是才华极好的王三叔,他也是破格录用,没参加过科考。我听舅父说,王三叔只认字画有所长,诗词、文章上不及柳爷多矣,连他都承认不及柳爷,父亲没道理比柳爷厉害?”

  “老子不屑入仕,身为陈留太主的长孙,更不会背叛前晋。”

  “父亲这话真是可笑,前晋都亡了,哪来的晋朝,难道我们就不活了,要跟着去死。晋哀帝的嫡公主如意,还不是欢欢喜喜地接受了北燕的封赏,做了北燕的如意郡主,连个小姑娘都知道识时务……”

  陈阅的话尚未说完,陈蕴一声怒吼,涨红着脸颊,只要他再说一句,陈蕴就要打过来。

  陈阔扯了一下弟弟,揖手道:“父亲,阿阅年幼,不知轻重,还请父亲莫恼。”

  此刻,陈闯正经过,远远就听到说话声,飞野似地奔过来,一探头就听到陈蕴父子的对话,“外头都说大伯是榆木疙瘩,原来真是呢!”

  陈蕴问:“阿闯,你想找打是不是?”

  陈闯吐了一下舌头,“你们说话,我得去祖母那边,祖母今儿给我做了红烧猪蹄。”

  撒开两腿火速开溜。

  又不是他说的,这可是外头说的。

  陈闯自拜了悟缘大师为师父,时不时去幽兰寺住几日,读书识字学武功,因为有同龄的小僧人一道玩,性子倒是变得活泼了几分。

  陈阔带着弟弟去了谢氏屋里,将陈蕴答应他们可以参加科考的事说了。

  谢氏惊道:“他真应了?”

  陈阅道:“这回是真应了,他若返悔,可就不像是君子了。要我说,父亲不敢应试,是怕考得太差丢人,所以,要我们入试,还与长兄说,若参加童试就给考一个案首回来。”

  谢氏道:“阿阔,你今秋参加童试?”

  “不,我明年再参加童试,虽说考秀才难度不大,但先生说我还欠了火候,更需要了晓民生疾苦,往后我会常去乡下走走。”

  谢氏轻叹了一声,“为娘可就等你们给我挣诰命了。”

  陈蕴是指望不上了,做为女人,谁不希望自己光鲜体面。

  陈闯跑进瑞华堂,将陈蕴与两个儿子争执的事说了。

  莫氏轻吁一口气,“且由着他闹罢,只要他觉得对得住他的儿孙。”

  莫家都能识时务,为甚陈蕴就抱着他是前晋贵族不入仕的想法。

  她是劝不过了。

  陈阔还以为陈蕴是心血来潮应的,没几日,陈蕴唤他到书房,将一沓纸抛了过来:“瞧瞧罢,这是我收集的各地童试题目,又有些各地案首的答卷,看看人家的文章。”

  “父亲……”

  他是真的同意了?

  陈蕴道:“我们家的藏书阁,近来有不少各地的读书人来读书,这是我让藏书阁书僮收集来的,我给你预备了这些,你还考不中案首,别说是我儿子。”

  他一扭头,走了。

  只余陈阔呆怔良久,将一张张纸翻开,里头有许多答题、文章令人拍岸叫绝,风格各有不同。

  陈阅过来的时候,就看到长兄正在看文章,挤坐在一边亦跟着读起来。

  “父亲这回是真的同意了?”

  “应该是真的,这些就是他给我寻来的。”

  “可他没给我们请先生,永乐府的好先生都被钱、沈、苏、谢几家给抢走了。”

  “三舅公的才华好,我们可以请教他。”

  父亲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让他们意外了。

  早前,他可是坚持不让他们去参加科考的。

  兄弟俩羡慕别人,差点就羡慕得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现在得了机会,更是加倍用心。

  莫三舅听说陈蕴应了,又有莫氏过府求情,同意陈阔、陈阅过府与莫家公子一道做学问。

  学堂那边,陈阔兄弟已经不去了,早前还有年纪大的,自打考过了秀才,许多有些学问的都不去学堂,只得一些刚启蒙不久的小孩子与各家的姑娘在那里读书。

  永乐府的读书气氛,因为高中的一百零三人,再度急转,就算是贫寒人家,也愿意供儿子去念书。

  *

  北燕,皇宫。

  慕容慬从议政殿出来,远远就闻到一阵优扬的琴声。

  不是陈蘅的琴声,陈蘅的琴声能安宁人心,更有一种空灵与温婉相合之美。

  一名宫娥立在路口,手里摇着衣袖,正与不远处弹琴的少女打手势。

  小马做了凤仪宫的管事大监,此刻笑微微地迎了过来,“陛下,这琴声如何?”

  “一个字——俗!四个字——俗不可耐!”

  小马得意的笑笑。

  韦孺人不在太子宫好好待着,竟来了御花园显摆琴艺,可惜在陛下的眼里,就没她的位置。

  五月的风,已然转暖,空气里都是栀子花的香味。

  可是,韦孺人却觉得连呼吸都令人窒息,她爱慕他多年,好不容易近了他的身边,却换来他一句“俗不可耐”!

  “你们有谁听过皇后的琴音么?”

  宫娥们连连摇头。

  “她不会弹琴?”

  “会,听医族的人说,皇后娘娘的琴技很高,只是等闲不弹,皇后娘娘常与陛下谈论书画、文章,有时候还会奕棋。”

  而此刻,陈蘅就摆了一盘棋在凤仪宫大殿。

  慕容慬问:“今儿又是什么规矩?”

  “今晚是五月十五,谁赢了听谁的?”

  “我输了,我侍候你;你输了,你侍候我。”

  还不得都是她吃亏。

  他如今更能玩,每次要不停,非要她告饶不可,时而温柔,时而灼烈,还要逼她说“阿慬天下第一”,这都什么破习惯。

  慕容慬微微一笑,“你可知道,刚才我可能时,谁在御花园弹琴?”

  “韦孺人……”

  他点了点头,“正是她,不过琴技平平,与凤歌的相比,相差颇大。”他又问道:“都这么久了,你还没把人给赶走?”

  他几时让他赶人?

第八百七十三章 颇有居心

  他几时让他赶人?

  “不是你说,你能应付的?”

  慕容慬道:“此女不是自恃燕京第一才女,我以为你才是第一。”

  “你想如何?”

  “她不是显摆才华,你把她打趴下,告诉她,在才华上想与你斗,十个加起来都不成。”

  陈蘅迟疑道:“以强凌弱,这样好吗?就好像一个进士要与一个秀才斗才?”

  “不是以强凌弱,而是她自不量力。”慕容慬道:“你说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原是哄我的话,否则你为何迟迟不动手?”

  “夫君有令,妾身不敢不从。”

  慕容慬笑,“不枉朕疼你一场。”

  给点阳光就灿烂,还动上手了。

  陈蘅拧了一把,慕容慬吃痛,“不是要奕棋么?以棋论高低,我输了,服侍你;你输了,服侍我。”

  韦儒人痴痴地望着太极殿方向,那是他的寝殿,她还是韦儒人,而他依旧将她忘了。

  从三月初九等到五月十五,两个月说短不短,可她已经成了宫里的笑话。

  韦家又递了话来,让她努力获宠。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335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