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南珠是六皇子妃,嫁得最好。
袁东珠嫁入荣国府为女,嫁得也不错。
袁大司马更满意东珠的亲事,他是武将,嫁个武将为女婿,自是顶顶好的。而陈氏是文武兼备的人家,满意度又多了两分。
昨儿袁东珠三朝出门,他立马唤了幕僚来,给远在边疆的儿子写了一封信,说袁东珠终于嫁出去了。
袁东珠回了琼琚苑,带着陪嫁侍女预备回门的礼物。
正拾掇着,莫氏令邱媪送来十几匹绸缎,说是送给亲家老夫人与亲家夫妇的。
袁东珠又暗自感动了一回。
陈蘅看了一会儿书,拿出冯娥的信,冯娥说袁东珠会嫁给陈葳,还真是这么回事,冯娥还说过,袁东珠会征战沙场,难道袁东珠比陈葳还要厉害?
可现下,冯娥没在。
陈蘅又不好当面问清其间的原由。
袁大司马因新婿回门,特意请了一日假,满朝文武对他与荣国府结亲,很是大跌一跤,早前谁也没想到,这婚事成了。
不是袁、陈两家如何促成,根本就是小儿女自己促成的。
偏生,荣国府的莫氏没有反对,荣国公也是默认。
这更让人觉得诡异。
陈茉紧握着拳头,她越来越瞧不明白了。
一次失算,两次还是失算。
不娶王烟,荣国府竟会满意袁东珠。
这袁东珠不是刁钻出名了,没想荣国府上下依旧一片和睦。
他们为什么不闹,最好闹得鸡飞狗跳的才好。
陈茉哪里会知道莫氏的心思,莫氏想的是不让陈葳为难,毕竟陈葳是为了心疼她,也是为了荣国府才这么决定。
袁东珠欢喜陈葳是其次,陈葳觉得娶个武将之女为妻没什么不好。相反,袁东珠能撑起事,至少在沙场上就是一把好手,袁东珠的武功,陈葳是知晓的,他们以前交过手,不弱,许多男子都比不过。
谢氏不闹,对谢氏来说,有一个王烟这样同样是世家贵女的弟妇,还不如是袁东珠。
袁东珠性子大咧,一瞧就没什么心眼,谢氏觉得袁东珠就是笨拙类型的女子,相比王烟,谢氏更愿意袁东珠做弟妇,袁东珠总好比王烟好掌控。
往后,她还能立起长嫂的威信。
袁东珠则是觉得自己应该好好过日子,以前是在娘家,现在上有知书达理的舅姑,又有懂事乖巧的两个妹妹,比她娘家让人欢喜得多。
回门的时候,王氏预备了一大桌的席面,又让人去请六皇子妃。
袁南珠正与六皇子怄气,自己一个人回娘家。
袁东珠听陈葳说的事,当即就将陈茉时不时与六皇子在西府幽会的事给说了。
“三妹这是听谁说的?”
袁东珠故作淡然地道:“还要我听谁说,青豆,你来说!”
青豆道:“昨儿黄昏,二少夫人去给夫人请安,夫人留她用了暮食,吃得有些撑,就带着奴婢在府里转,透过那围墙,正巧看到六皇子与西府的茉大娘子在西府后花园搂到一处……啧啧,我们二少夫人与二公子还是新婚呢,他们比二公子夫妇还……还……”
青豆结巴了一阵,着实说不出口。
袁秀珠不紧不慢地道:“大姐,你得把大姐夫看牢了,那个女人就会搅事,丑得与恶鬼似的,还会抢人夫主。”
袁东珠道:“她不搅事,怎会让我白捡一个好婆家,只他要勾大姐夫,我可是看不过的。大姐,我们袁家的女郎哪里被人这么玩弄于股掌?”
袁秀珠在一旁帮腔。
王氏不作声。
袁东珠看似无头脑,可现下得遂心愿嫁了个好婆家,就连袁秀珠的姨娘都说这三娘子让人刮目相看,有魄力,敢拿主意。这不,真被她捡了门好亲事。
袁秀珠觉得,眼下,她与其巴结袁南珠,还不如讨好袁东珠。至少后者与她感情更好,说不得靠着袁东珠,还能谋一门好亲事。
袁南珠满腹怒火地地离了娘家,回到六皇子府又是一通大闹。将六皇子的寝房给砸了个稀巴烂,恼怒之中,心腹侍女发现六皇子屋里的美人图。
袁南珠看着美人图,锁着眉头,“有没有觉得熟悉?”
侍女想着外头传六殿下痴情陈茉,这么一瞧,可不就熟悉么,“是挺熟悉的。”
看着侍女这怪异的眼神,每次袁南珠因陈茉生气时,她就是这样,“陈茉!”
这个狐\媚子,阴魂不散了,还被他绘到了画中。
第四百六十八章 舍孩子套狼
这个狐\媚子,阴魂不散了,还被他绘到了画中。
“好啊,家中嫡妻不敬,后院几个姬妾还不够,在外头看上那种丑八怪,这日子没法过了,呜呜,给我砸,给我砸!”
袁南珠寻出个摆件瓶儿,狠砸地上,立时化成了碎片,他们不让她好过,谁也别想过安静好日子。
要毁,大家一起毁掉。
她心慕他,当他是个好男人,可他念着一个又一个,连个丑八怪都能挂在心上。她这个皇子妃哪里不好,大伯是大司马,大堂兄、二堂兄又为朝廷效力,镇守北疆,立下过赫赫战功,可他毫不给她面子。
她娘家妹妹今儿三朝回门,他不陪她,却两天一次会陈茉。
被袁东珠发现六皇子与陈茉的私情,这是让她在娘家丢脸。
她做了皇子妃,要做姐妹里身份最高,嫁得最好的,可袁东珠也不比她差多少,亦嫁了自己欢喜的陈葳。而且今儿袁东珠还说“我婆母说了,待夫主去南疆烈焰军赴任副帅一职,让我也跟着。婆母还说,将来我与夫主有了孩子,她帮我们带……”
那得意、幸福的样子,落到袁南珠眼里,别提多碍眼。
人家有婆母疼,还能跟夫主征战沙场。
就连袁大司马也连夸荣国府的人厚道,没因他们袁家是行武出身而瞧不起。
袁东珠又道:“夫主说,陈留太主是出名的武将,瞧不起武将便是瞧不起陈留太主,荣国府是敬重武将的……”
袁大司马觉得女儿的丈夫选的好,更好的是王氏的女郎逃婚了,否则,他可替女儿寻不上这么好的婆家。
大司马府的女眷们在一处闲聊,袁大司马拉了陈葳去比划拳腿,陈葳得过慕容慬的指点,武功一日千里,加上这近一年的苦练,亦非昔日可比。不到三十个回合,袁大司马就落败了,乐得他哈哈大笑,跟吃了蜜糖一样欢喜,直说将门无犬子,对这个女婿又满意了几分。
陈葳知袁大司马是爽快人,翁婿二人又能说到一处,不到半个时辰,竟是比父子还亲。
袁大司马一高兴,对大管事道:“告诉夫人,给三娘子的八十抬嫁妆再添二十抬,田庄三千亩,店铺十二家,选了最好的预备,回头给我过目。”
他亦是爱面子的,东珠的嫁妆不能比南珠薄,荣国府看重他,又欢喜他女儿,这比那些嘴里奉迎,心里却瞧不起他与袁家的人更让人钦佩。
为了女儿,他不能让人小窥了去。
荣国府慧眼识珠,相中她女儿为妇,他也不能让轻视。
王氏得了消息,恼道:“三千亩,整个袁家统共才四千八百亩田良,店铺才十八家,他是让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
大管事垂首道:“夫人,这是大司马的意思。”
袁大司马是爱面子的人,尤其世人觉得文人、武将不当配,可他女儿嫁入荣国府,为了面子,岂会预备得薄了?今儿三娘子回府,言辞之间,一口一个婆母如何,对这门亲事也颇是满意。
女儿娇羞欢喜的模样瞒不了人,就连老夫人的心情亦很好。
女婿武功好,性子也直爽,不像那些世族公子,说个话全冒酸气,听得他头大。
王氏生了一场闷气,不照着预备,袁大司马是粗人,说发火就能发火。原本婆母就处处瞧不上眼,八月初六又发作她一场,说她没将袁东珠出嫁时的酒宴办得体面。
好吧,她可是近了跟前才听袁东珠说要嫁人的。
天下亦没有比这更快、更离谱的事,况且荣国府早前也没找他们家长辈,而是两个小辈说定的。
袁大司马是想与世家结亲,可世家瞧不上他,这不,女儿嫁入陈氏了,他本就欢喜,哪有推辞说不合规矩的。在乡下,原就没这诸多讲究,这也是老夫人、袁大司马没说不妥的地方。
王氏唤了一个侍女,这侍女的母亲在老夫人身边服侍。
仆妇将袁大司马的话说了。
老夫人微怔一下,“照着大司马的话预备吧。”
“老夫人……”仆妇吃了一惊。
夫人递话,可是让她帮忙说话,好阻了大司马胡闹,若照了大司马的意思预备,这偌大的家业,大半个就给陪过去了。
老夫人道:“又是她让你来说的,眼皮子浅的,这荣国府是皇亲国戚,阿东嫁到婆家,是要去南疆做女将的,寒了她的心,可不大值当。荣国府能稀罕我们家这点陪嫁?哼哼,大司马做得对!”
袁秀珠与几个侍妾垂首立在一侧。
见孙女们各怀心事,老夫人轻哼一声,“我们老家乡下,有一个姓吴的老文生,当初嫁女儿,把偌大的家业陪进去不说,在外头借了好大一笔债,你猜后来怎的?”
仆妇不接话。
老夫人不紧不慢地道:“那女婿也是个懂事讲情义的,娘子过门不久,听说岳家日子艰难,给岳父一家置地买店,啧啧,好家伙,这一出手,可阔绰了,置的家业比吴家早前的还多。待吴家娘子一举诞下男丁,又送了一份。”
老夫人见众人听说微愣,见袁东珠不在,许是回寝院拾掇了,当即总结成一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落音,觉得这话不对,忙又道:“阿东女婿不是狼,是个讲情义的,因着不愿让长辈操劳,求娶阿东,孝顺的男人心不坏。”
那可是做南疆元帅的,烈焰军是陈留太主留给子孙的,待陈葳做了主帅,袁东珠就是元帅夫人,啧啧,战场能得的宝贝可不少,到时候什么都缺不了。
陈葳是会孝敬父母一些,可这岳家的好处也不能跑。
老夫人笑微微地对身边的庶孙女道:“你们得学乖,别跟你们母亲一个样儿,眼皮子儿薄,平白让人瞧了笑话。你们阿耶就做得对,大方一些,两家的面子有了,往后才是亲戚。阿秀,往后在书画会多亲近亲近永乐郡主,我们两家可是亲戚了,要像姐妹一样……”
袁秀珠当即表示道:“祖母,阿秀一直都和荣国府的女郎走得近。”
妙珠忙道:“五姐姐和荣国府的七娘子是朋友,她们可好了。”
她抽了抽鼻子,她要快快长大,待大些,也能进书画会,而今去,总说她们小,没人愿与她们说话。
第四百六十九章 听夫主话能旺家
(续上章)她抽了抽鼻子,她要快快长大,待大些,也能进书画会,而今去,总说她们小,没人愿与她们说话。
老夫人的话罢,众人也明白,老夫人想的是荣国府不会占袁家的便宜,以后说不得还要靠袁东珠的女婿帮扶袁府。
这话,还真被老夫人给说中了。
袁秀珠道:“三姐姐这眼光还真好,整个都城,谁不知道荣国府的家底厚,荣国夫人的嫁妆只分了一半给永乐郡主。她名下的绸缎庄、首饰铺子、胭脂坊,家家生意都是最好的,而且荣国夫人还帮着打理太后的嫁妆,这银子多得了不得……”
老夫人道:“规矩是给人瞧的,得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这才是正经。我瞧着你们三姐这婆家,倒比你们大姐的还好。”
六皇子虽是皇子,上头的婆母又不是亲生的,隔了一层,陛下还不甚看重,三天两头的吵架。六皇子在外头又是沾花惹草,哪里像袁东珠的夫主,人家在都城是正经办大事的,虽是嫡次子,可才干比荣国世子还强几分。
老夫人是个实在人,就觉得自己的儿子好,挑孙女婿也是照着袁大司马来挑,这孝顺的郎君就头一个得她好感,可不,对陈葳是一百个满意。
晌午,袁大司马设宴。
陈葳亦是恭谨地见礼,给老夫人、袁大司马夫妇的礼备得厚,就是妻妹、妻弟们的亦都不俗。
老夫人得意地看着几个大小孙女:怎样,被我说准了吧?瞧瞧人家这出手?
但亦肯定,自家孙女得荣国府看重,否则哪会备得这么厚。
眼睛眯了眯,不满地瞪了眼王氏。
王氏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惹着老夫人不快,只沉声不语。
用罢了饭,陈葳领袁东珠回荣国府。
袁大司马亲自挑了十二个武功好的男女,“阿葳,把他们带回去,你与阿东要上战场,或给你们做做帮手,或是带在身边多些保护,亦总是好的。我们家像样的陪房不多,你母亲是个贤惠能干的,我备了两个田庄、十二家铺子,你们俩收下,这陪奁、嫁妆,后日再送入荣国府。”
陈葳未接,揖手道:“岳父,袁家的手足多,家业也不如我们家厚,你还是留给妻兄们,便是后头的妻妹出阁,少不得也要预备。我娘昨儿就给了阿东一个大田庄,得有近二千亩,全是上等良田,阿娘说回头也会给我们几个好铺子。”
老夫人听这话顺耳,心下更是欢喜,“各家是各家的,阿东嫁到陈家,就是陈家儿妇,她的嫁妆必须得给。”
陈葳又道:“祖母这话虽在理,袁家不能因阿东一个,就让后头的弟弟、妹妹们过不好。祖母与岳父要打理这偌大的袁家也委实不易。陪奁嫁妆,我与阿东收,只这田庄、店铺乃是粮食、生财的根本,我们万万不能收。”
六皇子就巴不得袁家全陪进去,可这陈葳真真厚道,说的话也让人温暖。
老夫人更确定这孙女婿不错,佯装恼意地道:“不收亦得收,各家是各家的规矩,阿东也是我袁家的女郎,不能让外头说嘴,知你们家是好的,可这规矩不能坏。”
袁东珠过门就得了一个大田庄,这事,她今儿还真没说,反是惹得几个庶妹、侍妾们眼馋,就连王氏也掩饰不住羡慕。
袁东珠望着陈葳。
陈葳不说话,她可不能收。
“祖母、阿耶,婆母给了一个田庄,就在城南外不到二里的大庄子上,是陈留太主留下的大庄子,里头还有一座三进宅子,这个我……我就不收了吧?”
袁东珠刚嫁过去,婆家就给了一份家业,若是袁东珠再诞下一儿男半女,这不是得的还多,将来就算荣国府两个嫡子分家,所分的家业也必不会薄。
老夫人心下欢喜。恼道:“嫁妆是女人的脸面,你不收,就是自打脸面,你阿耶亲手给你,你再推托就不成样子。”
袁东珠这才咬咬嘴,依旧看陈葳。
陈葳为难地低声道:“既是长辈一片心,你就收下,待妻弟、妻妹们嫁人,我们再添补一份。”
“呃!”袁东珠方才爽快地收了。
袁东珠将东西收好,福了福身,“祖母、阿耶、母亲,我们得回去了,你们保重。”
陈葳恭敬地揖手告辞。
小夫妻走远了,老夫人还在外头张望。
袁大司马对家人道:“瞧见没,这才是真正的世族贵公子气派,那些瞧不起我们袁家的,都是小家子气。”
女儿出阁了,远在北疆的长子、次子也能放心了。
他们每次来家书,时不时问到袁东珠的亲事,这回嫁得好,他亦有面子,能与早亡的结发交代,还能与两个儿子交代。
袁秀珠搀住老夫人,袁东珠嫁了,下一个就轮到她谈婚论嫁。
老夫人道:“这折腾几日,还真是累了,今儿好好歇歇。”
她睨了眼王氏,心下不快,人家荣国府都瞧不上那嫁妆,就她小家子气舍不得。
袁秀珠道:“祖母,三姐才出门几日,现在处处听三姐夫的。”
“你大娘在世的时候,也是处处听你阿耶的,听男人话的女人,才能兴家、旺家。”
老夫人喜欢孝顺有情的男子,更喜欢听男人话的女子,她这话是故意说给王氏的,心下怪王氏不听袁大司马的,她儿子的话哪能错,这可是她教出来的好儿子,怀疑她儿子,就是怀疑她。
还说什么出自世家大族,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她这乡下妇人会处事呢。
*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陈蘅因未参加八月初一的书画会活动,这一日起了大早。
陈薇过来的时候,很是好奇地道:“姐姐,二嫂与二兄在后花园习武,两个人比试了一回……”
两个不就是习武,还能打得情意绵绵的。
袁东珠不再大嗓门,怎的这几日好像变了一个人,说话的嗓门小了,还像二兄的影子一样跟着。二兄去哪儿,她也去哪儿。
莫氏还担心他们过不到一处,可一瞧,两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谢氏一见他们就打趣,每次必要逗得袁东珠面红耳赤才肯罢休。
陈葳被谢氏逗了几回,脸皮厚了,也不会害羞了,这让谢氏觉得无趣。
二兄已经拿到去烈焰军任副帅的官文,金吾卫的官职卸任,再拾掇一番,只待过了中秋佳节,就要带着袁东珠去南疆赴任。
袁东珠近来很兴奋,似乎一到那边,她就能做女将军,一说到这儿,嗓门立马变高。
第四百七十章 打趣(三更)
袁东珠近来很兴奋,似乎一到那边,她就能做女将军,一说到这儿,嗓门立马变高。
陈蘅觉得这缘分真是奇怪的东西,就袁东珠、陈葳这二人,明明都是直脾气,可就是能处得不错。她还在想,他们结为夫妻,会不会闹得整个荣国府鸡飞狗跳,可没想到,出奇的安静,除了家里多了一个二少夫人,也没什么不同。
姐妹二人到二门时,陈葳与袁东珠已立在一边。
陈薇道:“二嫂,你们在这儿等人?”
袁东珠还拽着陈葳的手,像极了出门怕走丢的小孩子。
这样小鸟依人,楚楚可爱的袁东珠,是陈蘅记忆里从来没有过的。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57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