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慬一边与陈蘅说话,一边看着红衣与元芸姑姑给陈蘅梳妆打扮。
“师父身边有五名弟子,除了五弟子来自北燕道观,另四人皆是医族祭司殿的弟子,大师兄元诚、二师兄殷方、三师兄周道、五师妹白霓、六师弟长阳子。”
“祭司还有女子?”
陈蘅很是意外。
元芸道:“祭司殿因与圣女宫往来,每代之中会培养两三名女祭司,多是代表祭司殿与圣女宫跑腿传话。”
男子不合宜,也恐生出事端,但凡两宫之间需要对话,也是由祭司殿的女弟子出面。
慕容慬继续道:“师父因常住宫中,收了白霓师妹为弟子,若与后\宫妃嫔们传话,就由她出面。六师弟长阳子自幼修行,悟性是师兄弟中最高的,虽是外族,师父却极为看重。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师父是当成传人教导,素日规矩极严。”
“大师兄元诚是白氏嫡支的嫡子长孙,是舅父的嫡长子,你见得他,就唤声长‘长兄’,他不苟言笑,话不多,性子最像师父,武功、医术、占卜术皆通。
二师兄殷方是殷氏嫡支二房的嫡长子,最是热心,看到可怜的人都想帮一把,以医术一绝闻名燕京。
三师兄周道,最是活泼,爱与人开玩笑,亦爱布阵,你千万别被他缠上,否则以他的阵狂之名,粘上了,甩都甩不掉。
五师妹白霓,是白氏一族的嫡女,气质清华,发愿要一生侍候长生天。
六师弟长阳子,喜爱悟道、棋艺,已习得师父的占卜术,在燕京摇铃卜卦,一旦他出卦,每日只出一卦,且只卦有缘人。他并非医族人,而是师父云游天下时收养的俗世孤儿。”
陈蘅问道:“今日会遇见他们?”
“是他们早就盼得与你一见。”
夫妻二人梳妆打扮好,下得车辇进入燕宫。
北燕皇宫,殿宇气派庄严,气势恢宏,朱栏鲜丽,黄瓦闪耀,亭台楼阁移步换景;绿枝如云,繁花似锦,雕梁画栋,精雕细琢。
这与南晋皇宫的风格不同,北燕皇宫更多了三分华贵之气,南晋由更显灵巧、纤秀。
二人入宫时,就听到三五成群的宫人在走,有的还低声说话。
“皇后被废了!”
“也怪她没眼色,医族和帝月盟早就不快,偏在预备聘礼时,又被陛下抓了错处。这天未亮,一大早就去博陵王府取元帕,取元帕就取,竟质疑起圣女。”
被博陵王殿下给下令打了。
嬷嬷回宫原想告状,却被国师知晓了皇后身边的嬷嬷不敬圣女,当下恼了,禀到陛下处,陛下下令杖毙这不知好歹的嬷嬷。
第五百八十章 占卜术(三更)
嬷嬷回宫原想告状,却被国师知晓了皇后身边的嬷嬷不敬圣女,当下恼了,禀到陛下处,陛下下令杖毙这不知好歹的嬷嬷。
他道:这原是朝廷与江湖联姻,亦是北燕与医族联姻,可身为皇后,不知约束下人,还在外头胡言乱语。下人犯过,主子亦有管教不严之失。
当即之下,陛下数罪并罚,下旨剥夺继后萧氏的后位,降位“静妃”。
历来从后位沦为妃位的,又有几个有好下场?
燕高帝告诫静妃宫里的其他宫人,再敢不敬博陵王妃,便如她这般重罚。
此刻,怡春宫的丽妃勾唇苦笑。
“早前几日,燕京便有流言,说帝月盟与医族都容不得一个非博陵王之母的人压在圣女头上,这下,想当婆母立威的人就没了。”
她看着萧氏犯蠢,这感觉还不错。
当年燕高帝原不想立后,可是宫中各妃争斗得厉害,便立了一个虽有手段,却少了些心计的萧氏为后,萧后还能压得住事,只唯一的不好处,就是容不得慕容慬。
人心就没有满足的时候,为嫔妃时想为后,做了皇后就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视元后所出的四皇子为眼中钉。
如今,医族以倾族之力支持慕容慬,而博陵王更与医族联姻,一统天下,必要用医族的儿郎冲锋献阵,委实医族底蕴太足,族中拥有连整个天下都没有典藏书籍,能追溯到商周之时,这等的实力,谁会开罪?
偏皇后行事不慎,被拿住了短,丢了后位,又怨怪得了谁?
*
太极殿,是燕高帝的寝宫,亦是散朝后用来诏见重臣议事之处。
“禀陛下,博陵王殿下携新妇入宫拜会。”
燕高帝扫过定王、国师,大喝一声:“宣!”
陈蘅穿着一袭华美高贵又不失精致、秀雅的王妃袍服,两人立在一处,竟是道不出的养眼,精致妆容,更衬得她貌美非凡。
“儿臣拜见父皇,万岁万万岁!”
早有宫人预备好茶点。
慕容慬与陈蘅各执一杯,奉给燕高帝。
“凤歌,既然嫁朕皇儿为妻,当守本分,做个贤妻良母,你婆母元皇后乃是你的典范,这是元皇后留下手书经文,你拿去罢。”
“谢父皇。”
陈蘅接过经文,上头的笔迹娟秀、灵动,可见元皇后是个有灵气的女子。
燕高帝令人取过一只锦盒,“这是一对龙凤玉如意,今日就赏给你们夫妇,望你们早为皇家诞育子嗣。”
慕容慬接过,再叩谢燕高帝。
燕高帝道:“定王是你们的皇伯父,你们当敬之,奉茶罢。”
定王送的是一个红包,里头包的是几张北燕流通的银票,只要北燕境内,就能换到银子。
总管进入大殿,“禀陛下,辽阳王携王妃求见!”
“让他们候着罢。”燕高帝道了一句,看陈蘅礼节周到,不愧是南晋的贵女,竟是连他也挑不出毛病,陈蘅除了之前离家出走,所行之事,并没有惹他不快的。
此刻,从偏殿里垂首过来几个人,有的着一身白缎素服,头上裹着白丝绦,有的穿着灰白道袍。
定王笑微微地道:“若是元皇后能瞧到你娶妻,定会含笑九泉。”
慕容慬道:“一会儿,我想带凤歌去宗庙给母后上炷香,让她见见我娶的儿妇。”
“你母后定会高兴的。”
定王送了几句吉祥话。
慕容慬带着陈蘅与国师白染敬茶。
白染身后的五个弟子,个个或好奇,或意外,俱是打量着陈蘅。
国师白染问道:“你卜出了紫气圣女、青气圣女的下落?”
“是。”陈蘅答得轻浅。
白霓笑道:“王妃好本事,为寻出圣女,这些年医族没少用心,就是师父也几度占卜,可就是卜不出来。”
陈蘅道:“世外三大古族,皆受上天庇佑,要卜出圣女下落,非血脉在他们之上的人不可。大祭司虽是北燕国师,可在占卜他们下落时,会受到天地道法掩蔽。
据我所知,阿慬同辈之中,医族也有身负圣女血脉者,只可惜此女已然二十五六,已嫁人生女,其子嗣之中,无一人承得她的血脉。”
遗漏了,他们占卜不出,是因他们的血脉不足尊贵。
而陈蘅却卜出他们的下落。
元诚揖手道:“王妃所用占卜术是……”
“名为‘玄女占卜术’。”
长阳子道:“我们国师殿用的是天师占卜术。”
一个天师,一个玄女,可见这是两种占卜术,殊途同归,其法力却又各不相同。
陈蘅点了一下头,“我的玄女占卜术,若是紫气圣女,可习得七分,若为金气圣女,可习得九分,青气圣女只能习得五分。”
“此术只能女子修炼?”
“是,需有神裔血脉方可修成。”
白霓微微一笑,“既然王妃的占卜术如此厉害,不知你可算得自己的吉凶。”
“天师占卜术,高于自己者算不出,至亲之者占不出,而我的玄女点卜术,若修到七分以上,可算他人,亦可卜自己。”
白霓问道:“那你呢?”
“今日会有人诬陷我欺人,有泪哭长城之势;亦有人前来挑恤,指责医族、帝月盟欺人太甚,为难萧静妃;还会有人,在暗中布局,将点不着的祭香摆在宗庙,会斥我不详……”
定王听罢,当即道:“来人,去宗庙,给本王查祭香!”
无论是真是假,小心为妙。
此女的占卜术在国师之上,不得不敬着、捧着。
陈蘅移着莲步,“神木城有一角落之中,软禁着一对母女。母亲眼盲,女儿清秀坚强,此女虽无圣女血脉,却会在数年之后,诞下一名接近金气血脉的圣女。”
白染揖手,“借天圣女吉言!”
天圣女……
这可是医族对圣女的最高尊称,只在数千年前的商周出现过一位,而这位少女也是他们部族唯一一位的金气圣女。
陈蘅又道:“神木城遥远的山林中,住有一凤眸少女,眸色异于常人,乃紫色,被族人所弃,视为妖孽。唯有父母为保她,迁往山中居住避世。此女血脉异于常人,若医族的各族嫡子娶得此女者,其女、其孙女、重孙女必有圣女血脉。”
殷方惊问:“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净血圣女?”
第五百八十一章 天圣女
殷方惊问:“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净血圣女?”
元氏祖上就有人娶得带有青气血脉的净血圣女,这也是元氏接连三代出圣女的原因,而最后一代元歌便是紫气圣女。
陈蘅微微点头,“此女血脉有净化、晋升血脉之力,这也是她的后代子孙能拥有圣女血脉的缘故。”
若真如此,得到此女,就可保后嗣多出圣女。
有了圣女,就能证明其血脉的高贵。
元诚不待细想,早已经转身而去,可走了一程,揖手道:“妹妹,我们到一旁说话可好?”
他要承师父衣钵,元氏是大族,他还有弟弟、堂兄弟,总能娶得此女。
陈蘅伸手,手中是一个纸条。
元诚惊讶接过,躲着殷方,看罢之手,立时化成了灰烬,当即告退而去。
周通道:“我以为净血圣女只是一个传言,没想真的有。”
陈蘅轻声道:“我问卜天地,天地让我占卜不出的,便是我不能说、不能问的,一旦卜出,定是借我之口转告你们。”
燕高帝此刻眼珠子一转,“儿妇,不知我皇族可否再娶一位医族女子为妇,若要娶,应娶何人为宜。”
陈蘅想了片刻,“回父皇,此事,我未曾问过天地,不便作答。”
“你现在就占卜。”
陈蘅摇头,“我一日只问三卦,医族的事占去两卦,今日问吉凶又占去一卦。”
不能再占卜了。
燕高帝不由得有些遗憾。
能问吉凶的神裔后人,定王亦有心动,如果他的儿子娶到一个,这不是也能高人一等,回家就与两个尚未成亲的候爵儿子商议商议。
燕高帝道:“且去宗庙给你们母后敬香罢。”
陈蘅顿首,退出大殿就蒙上脸。
太极殿外头,辽阳王夫妇一袭华服,正翘首等着宣诏。
白霓、周道、殷方、长阳子紧随其后。
辽阳王昂首挺胸,“四皇弟!”
慕容慬回礼唤了声“大皇兄。”
陈蘅正要行半礼,被白霓一把缠住,“圣女是我族的天圣女,往上追溯。天圣女见到天子也只需行半礼,你行大礼,会折他们的福份。”
殷方点头道:“师妹所言甚是,天圣女承运于天,只需对天子行礼,就是见到族长、大祭司,也是他们行礼的份儿。”
慕容忻听到此处,面容陡变,“你们医族可别欺人太甚?这里是燕京,不是医族,拿着你们医族的规矩来约束我北燕皇族,你们是目不无人、猖狂……”
而此刻,国师正与燕高帝解释天圣女的意思。
“天圣女在商周之时,是人间能与上天神灵沟通之人,其位在天子之下,在众生之上,见到天子只需行半礼,其他诸人是承不得她的礼。”
天子即皇帝,周朝时认为,君王承运于天,乃是天的宠儿、骄子,故有天子一词。
而天圣女,则是上天的女儿,因是女儿身,其位略低天子。
国师又解释了天子一词的由来,剖析这天子、天圣女的意思。
燕高帝没有反感,相反的,他觉得这词好。
他是天子,所以天圣女向他行半礼。
他们是超然于天下的存在。
此刻,两名宫人飞一般地进了大殿。
揭去银质托盘上的绸布,里头是一束祭香。
“禀陛下,这是从宗庙取来的祭香。”
“点!”
立有宫人点香,这香还真点不燃,再点,依旧不燃。
定王怒道:“查,是谁将这点不燃的祭香摆到宗庙,这是对先祖不敬,一定要彻查。”
这里正说话,就听到外头一阵喧哗声。
大总管低声道:“禀陛下,辽阳王与国师殿的人吵起来了,说医族与帝月盟的人不敬皇族……”
又给算准了!
燕高帝闭了闭眼,摆手道:“让辽阳王回府罢!”
国师殿的人素来不插手朝政,就是一群修行之人,辽阳王与他们起争执,他到底在想什么?
问题是还未吵之时,陈蘅就算出来了。
辽阳王被传口谕的太监带来燕高帝的话,知燕高帝许在议事,不敢久留,告退而去,临离开地,冲着陈蘅冷哼一声。
不就是医族的女子,还能成公主不成?
他还骂不得、说不得了。
陈蘅与慕容慬并肩而行,到得御花园时,只听一个软嚅好听的“慬阿兄”,一个少女于花丛间走出,素白的春裳,精致的妆容,件件精品的首饰,如花似玉,似一阵风来就能吹倒。
陈蘅道:“我去前面等你。”
慕容慬伸手拉住她的胳膊,“这是我表妹弄月,我一直视若亲妹妹一般,并无不可言说处。”
他可不想被她误会。
陈蘅道:“她似有话对你说。”
纳兰弄月唤罢之后,眼里蓄泪,似受了莫大的羞辱、委屈,“王妃表嫂,我……呜呜,你……你就让我与慬哥哥说几句话,可好?”
哥哥,好特别的称呼。
陈蘅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身后的蓝衣忙道:“回圣女,哥哥,是阿兄的意思,这是近来燕京时最盛行的叫法。”
慬哥哥是何意不解,可这一声阿兄,不就是情郎之意。
前世,没有冯娥,也没有这等古怪的称呼。
纳兰弄月前世也是这样,明明她在算计人,却总是装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因着这儿,陈蘅没少在她手里吃亏。
陈茉狠辣,纳兰弄月由是善于利用他人出头。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05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