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txt
当前页码:第237页 / 共43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慕容谅会打什么仗,就是从军建功,还是平王妃一把鼻涕、一把泪从燕高帝那儿哭来的,燕高帝念着当年平王妃在朱雀之变前给通风报信的功劳,赏了个面子给她,将慕容谅安排军中从了一营的副将。

  一名打过几仗的副将,却连升数级,且辈份比他还高,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慕容谅能用辈份压他?

  他会将这个废物放在眼里。

  难道,这是父皇故意给他留后路,怕右翼军落到旁人手里,所以这才抬了一个废物出来当主帅。

  此刻,慕容谅也觉得意外。

  传旨大监斥退左右,低声道:“三军将领调整之前,陛下问博陵王的意思。博陵王在陛下那里力荐将军,夸将军乃早慧之人,年幼时为避后宅争斗算计,故作纨绔,实为自保,是个能忍能退的真英雄。”

  慕容谅没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军主帅,惊道:“博陵王真是如此评论我?”

  “当时奴婢就在旁边,怎会有假。”传旨大监揖手道,“陛下对将军心存疑虑,若非博陵王力荐,绝无今日之职,恭喜将军。”

  “同喜!同喜。”

  窥破他的,竟然是博陵王。

  他知道他年少时,为了躲开后宅的暗箭,不得不扮成纨绔,装成一事无成的样子。

  若他表现得优秀,他上头的三位庶兄,仗着有或得宠或得势的亲娘,从不将他放在眼里,他扮成纨绔后,又笑话他丢人、胡闹。

  知遇之恩如同再造,若无博陵王的力荐,就无他今日。

  “臣定不负皇帝隆恩!”

  “将军只要攻城掠地,完成慕容皇族一统天下的宏愿,陛下不会薄待将军。陛下能念定王府奇功,加赏两个爵位,到时给你的儿子再封爵位也不无可能。”

  从父亲那儿得来的世子之位,这有什么用,还不如凭着自己的本事,自己挣一个爵位。

  只是,他才是嫡子,他凭什么要便宜了旁人。

  那些自幼就瞧不起他,笑话他、欺负他,恨不得害死他的兄弟,他要向他们证明,自己亦有才干,甚至比他们的才干都高。

第六百五十一章 感激

  那些自幼就瞧不起他,笑话他、欺负他,恨不得害死他的兄弟,他要向他们证明,自己亦有才干,甚至比他们的才干都高。

  传旨大监揖手道:“奴婢还要去左翼军宣旨,慕容将军尽快接掌右翼军。”

  慕容谅抱拳道:“送大监!”

  传旨大监微微一笑,接下来,就是在萧洪烈那儿再说一遍刚那样的话。

  萧洪烈没想自己会成为一军主帅,虽然这是他的梦想,可真正得到此职,还是有些意外。

  传旨大监斥退左右,低声道:“萧将军应该感谢博陵王,是博陵王在陛下面前力保将军。陛下可是因为萧静妃之事心存顾虑,博陵王道‘萧洪烈心存大义,此人行事坦荡无私心,可堪大任。’一个心有大义的人,绝不会累及北燕朝廷的大局。”

  萧洪烈没想自己的知己竟是博陵王。

  他在萧氏一族的子弟中,算不得最优秀的那个,文有最优秀的萧翰林,武亦有燕京都统。

  萧洪烈道:“臣感激博陵王隆恩!”

  “陛下可是与博陵王打赌,希望将军不要让陛下失望。”

  陛下不信他,博陵王力荐他,可这对父子都不会是拿大事打赌的人。

  “臣定不辱命!”

  传旨大监道:“左翼军中多有北燕贵族公子、百官子弟,不大好管束,不像右翼军,除了几位皇族下面都是寒门子弟,寒门子弟的将士,多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来,也最听军令。”

  在寒门的心目中,权贵者是高高在上,不容反驳的,他们更为温驯。

  但贵族公子则不同,他们骄傲,他们自负,一遇到觉得不公的事,他们就能闹腾。

  萧洪烈何曾不知,他为主帅,恐怕低下的贵族公子、百官子弟又该要闹腾了,其间不乏觉得自己比他厉害的,定不会服他。

  他要做的,就是巩固军心,再降服那些不安分的。

  再有从主帅降为副帅的将军,也不会服他,明明他是属下,却摇身成了主帅。

  然,这才是陛下对他的赏识,只要他能收服军心,就不负圣恩。

  辽阳王坐在帅帐中,接罢了圣旨,心里总觉得不安。

  问左右道:“可有丽妃的书信?”

  身侧的侍女道:“还不曾收到。”

  “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她在深宫怎可能不知。父皇虽有旧疾,有御医调养,亦有些日子不曾犯病,怎突然宣召本王回京侍疾。”

  他很怀疑,这不是病,而是一个局。

  他与丽妃约好的,接不到她的信,他不会贸然回京。

  上一封信,王妃告诉他,说朝堂正在为立储之事争执不下。

  而最热门的人选是他与博陵王。

  他在朝堂布置多年,有庆王为首力推他为储君;而博陵王又有以定王为首的支持者,定王代表的是谁,是燕高帝。

  普天之下,谁不知道定王与燕高帝兄弟二人几十年穿一条裤子。

  因着定王的支持,那些原本中立的臣子一边倒向博陵王,一些会见风使舵的,也站在了博陵王那边。

  他们的支持者在朝堂各占四成,还有两成,是坚定的中立者,谁做储君都不参与,他们效忠皇帝,朝廷,只想做好自己的差使,尽守本分。

  燕高帝到底是什么用意,怎会突然重用慕容谅这个纨绔。

  左翼军的萧洪烈是萧静妃的胞弟,燕高帝重用他,此人既不是他的人,也不是博陵王的人。

  辽阳王第一次觉得看不透燕高帝的用意。

  他哪里知道,这两军的主帅人选是陈蘅提议的。

  陈蘅根本没有私心,是完成为了朝堂大局才提的建议。

  她当时只是就事论事,是根本前世的记忆,知道这二位名将的声名与故事,觉得可堪大用。燕帝在陈蘅离开后,又令定王彻查了慕容谅、萧洪烈二人,这一查之下,发现这二人身上确实有许多优点。

  慕容谅的忍辱负重,面上纨绔却拜得名师习练兵法、武功,就是平王妃也在用心地培养儿子。

  萧洪烈这个人也同意让他们意外,此人行事公允,也很坦荡,不是卑鄙小人,更有君子之风,他最爱常说的一句话,“男儿当顶天立地,岂能耗心力于后宅、阴谋之中。北燕大业未成,当助明君一统天下!”

  在他看来,当今的大事就是一统天下,至于那些后宅的争斗,是女人们间玩的伎俩,男子不当关注。

  燕高帝彻查之后,对结果很满意,自然就有了对这二人的重用。

  为给博陵王铺路,刻意让传旨大监与二人透露此人,好让他们感激博陵王的知遇之恩。

  慕容慬听说燕高帝旧疾复发,当即点齐侍卫,带着新得了两车战利品,浩浩荡荡辞了军中而去。

  慕容慈与元诚看着他走远的背影,“他这是为了回京侍疾,还是为了见王妃?”

  元诚笑答:“两者皆有。”

  慕容慬近来很是纠结于王妃那句,“久不见君,已忘君之容貌”陈蘅连他长什么样子都快忘了,这怎么能行,再这样下去,下次见面,夫妻岂不要成路人。

  辽阳王听探子来报,说慕容慬已经回京。

  他跑这么快作甚?

  军中都交接好了,说走就走。

  主力军多是医族子弟与江湖各门派的高徒任将领,这些人最易掌控,全都听慕容慬的,他自然走得洒脱。

  “他娘的!他走得这么快,父皇还不得又夸他孝顺。”

  心腹道:“殿下可要回京?”

  “再等等,不,传出消息,就说我染病卧床,一时无法回京。”

  收不到辽阳王妃与丽妃的消息,他不能贸然入京。

  他赌不起。

  燕高帝的心看似公允,实则是偏的,在他心里,真正的妻子就只有元皇后一人,就连封号也是元圣,元圣,一个元、一个圣,可谓将她捧到了极致。

  他在燕高帝的心里,地位原就不如慕容慬。

  慬音同情,是他与元皇后情意相通,心意相通而结合生下的儿子。

  他能比?

  比不了。

  他虽有母族可依仗,可燕高帝一直瞧不起庞家。

第六百五十二章 异样(三更)

  他虽有母族可依仗,可燕高帝一直瞧不起庞家。

  庞威因行刺博陵王妃,被博陵王妃给杀了,庞家的人连话都不敢说,还得登门赔礼认错,说不知庞威要害博陵王的事。

  “殿下,你还是启程回京吧,接旨之前,大家都知道你是好好儿的,万一……”

  辽阳王的宠妾进入帅帐,好言相劝,不待她说话,就听辽阳王怒声咆哮:“你懂个甚?男人的大事,焉是你能插嘴的。”

  吓得宠妾只得立马闭嘴。

  博陵王一接消息立马就动身了,一边收拾东西,一面与众将领交代,人人都说博陵王孝顺燕高帝,听闻父亲病重,归心似箭,恨不得立马回去。

  可辽阳王呢,明明好着,非说自己病得卧床,拖着不肯回京。

  定王府的耳目众多,他以为瞒得好,说不得用不了两日陛下那儿就能得到消息,听闻皇帝病重,不回京还装病,这让皇帝如何想?

  辽阳王拿定主意,一定要弄明白怎么回事后才能回京。

  *

  博陵王府。

  韩姬自指挥众侍女打扫寝院。

  后花园里,花匠们正将花木修剪了一番。

  九月的天空,湛蓝如洗,空中有大雁成行,秋去冬来,大雁南归。

  丽君怀抱着银貂。

  银貂近来吃了许多的鱼,他很好奇,怎的所有鱼都没有鱼头,也至鱼吃多了,又被养胖了一圈,因为胖了,它就越发慵懒。

  元芸从里头出来,唤了声“行云夫人”。

  韩姬应了一声,“姑姑有何吩咐?”

  “天圣女说,让你亲往城外迎接博陵王殿下,你见到他,先接了送回府的两辆马车,殿下要入宫拜谒陛下,侍疾宫中。”她看了看四下,附在韩姬耳边叮嘱了起来。

  韩姬颔首,带人骑马而去。

  出得城门不到五里路,就看到前方过来一行人,未打旗帜,是一行二三十人押着两辆马车,虽是马车,却行走极快,颇有轻车上路之感。

  慕容慬见韩姬带人而至,他是为了给陈蘅一个惊喜,可没想到她却派人来接,为了早些回来,他一路上星夜兼程,原是急行军需十日的路程,他只用了六日。

  “韩姬……”

  他错愕不已。

  韩姬道:“属下奉命前来迎接殿下,王妃之令,让我带两辆马车回府,请殿下入宫拜谒陛下,侍疾宫中。”

  慕容慬瘦了,亦黑了,眼睛比以前更为犀厉,这是征战沙场的男人少有的煞气。

  “王妃还说,殿下见到陛下,得说些嘘寒问暖之话,王妃问,殿下可会说?”

  慕容慬一头黑线,他为她星夜兼程,她却派韩姬来传话,让他先入宫,这又是为哪般?

  “本王不会又如何?”

  “王妃说,若是殿下不会,见到陛下,你就着急地问‘父皇哪里不适,儿臣带你去医族寻最好的医者可好?’

  若陛下站着,你要扶他坐着;若陛下坐着,你要扶他躺下,劝他静养;若陛下躺着,你要为他掖上被子、端茶递水,哄他好好吃药。对生病的陛下,你要当着不听话又顽皮的孩子照顾。”

  慕容慬哭笑不得,什么时候他做事,还要陈蘅来教。

  就连夫妻敦伦,还是他教她的呢。

  这个小丫头,她懂什么呀。

  韩姬端容道:“王妃说,殿下是不是在心里觉得好笑?”

  “本王没这想法。”

  慕容慬打死也不承认。

  韩姬道:“既是如此,属下就将马车带回去,殿下先入宫拜谒罢!”

  这是不让他回家?

  韩姬一挥手,令王府的医族弟子押了马车就走。

  慕容慬打马奔往宫中。

  燕高帝正与臣子在议事,说的是兵部、户部调派粮草的事,就听总管大监来禀:“陛下,博陵王殿下求见!”

  “他……回来了?”

  “启禀陛下,殿下听闻陛下旧疾复发,吓了一跳,星夜兼程,不停不息地赶回来。”

  这个儿子不错,听说他病了,立马就回来。

  慕容慬进入大殿,一瞧,燕高帝是站着的,唤声“父皇”,当即道:“不是说龙体欠安,你怎么还站着,父皇,儿臣扶你坐下,你既不适,一些事就交给左右丞相去办,再不成,让皇伯父盯着。你快坐下!”

  也不管燕高帝如何反应,扶着他坐在龙榻,他自己则蹲在一侧,“这几日,陛下可有按时用药,吃的是哪位御医的药。”

  总管大监答道:“是请太医院院正瞧的,药方子也请国师瞧过,用的都是最好的药材。”

  “既是用了药,父皇可觉好些了?”

  “好……”

  这儿子从小到大就没这么关心过。

  他应该想到的,自己旧疾复发急召皇子入宫,他不会误会他快死了。

  燕高帝想到这儿,还是挺享受儿子的孝顺。

  慕容慬道:“二位大人退下吧,有拿不定主意之事,请定王定夺。陛下欠安,需得静养。”

  “殿下孝顺,乃我北燕表率。”

  慕容慬道:“我自幼无母,父皇是父亦如母,早年不懂事,而今征战沙场,看到南边一带的百姓,父母为护儿女,宁中割肉以喂,想到父皇待我之心也是如此,心中感佩。

  若父皇有异,慬,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孩子。有父母的儿女都是幸福的!”

  燕高帝听到这儿,心下又是感动。

  听听这话,多中耳顺听。

  不就是让他说些动人话,他又不是木头,又不是说不来,看他不说得让燕高帝溺在糖罐子里。

  “臣等告退!望陛下龙体早日康复!”

  慕容慬转身对燕高帝道:“父皇龙体欠安,不能再行操劳,静养几日,定能康复。父皇,来,儿臣扶你躺下。”

  难得儿子如此孝顺,燕高帝本想拒绝。

  不想慕容慬柔声道:“儿臣记得,小时候,儿臣闹着不愿吃药,父皇就为我尝药,还哄儿臣,说那药一点也不苦。父皇如今怎么也使性子,病了就要好好吃药,也要好好休养,你这样不顾惜龙体,不是让儿臣难受。”

  二十几年前了,他就没听儿子这样说过话。

  燕高帝很不习惯。

  慕容慬为了让自己的言行更显自然,就说起边关的事,什么一对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儿女吃饱,吃观音土,剥树皮充饥,还哄孩子他们吃过。

第六百五十三章 重用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37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