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各凭心意
(续上章)“姥姥,三舅会同意表兄们入仕么?”
陈蘅想着太上夫人的开明,长兄陈蕴与太上夫人一比,不如多矣。
太上夫人能接受新鲜的事物,可陈蕴还抱着自己是南晋人的想法,不愿做北燕的官。
“为什么不入仕?连袁东珠都能懂的道理,他能不懂?没有子弟入仕为官,永乐莫氏很快就会泯然于众。四郎、十郎有多想入仕,你三舅知道。我也知道,既然他们想入仕,就让他们试试罢。”
太上夫人扭头看着莫氏,“若阿蕴愿意入仕,自是好事,倘若不愿意……你也莫逼他。你们陈家与南晋皇族的关系非同寻常,且凭各自心意。”
陈蕴不愿意,非逼他入仕,他也做不好,反而只会乱上添乱。
只有想做官的人,才能做好官。
莫氏道:“阿娘,东珠要为北燕效力,我可没拦着,这些日子她不在,阿闯、阿闹,我也多有照顾。”
“那是你的亲孙儿,你拉扯自己亲孙儿这是本分。你二儿妇还不是为这家,若你这点忙都不帮,岂不让人寒心。”
太上夫人语带两分责备。
莫氏笑了一下,早前陈蕴还就这事埋怨她“我们是陈留太主的后人,弟妇又习得祖母的武功,得了祖母的神兵,她怎能做北燕的将领,这是打祖母的脸……”
还挑唆着陈葳给袁东珠写信,要把袁东珠给叫回来。
陈葳不说话。
莫氏也只道:“我一大把年纪,儿孙自有儿孙福,且由他们闹腾去。”
陈蕴就吵吵着说,他要亲自给袁东珠写信,要把袁东珠给唤回来。
他真写了信,可不知道袁东珠在哪营哪处任将领,这信怎么传就成了难题。
太平帮镖行的人说他的地址没写清楚,这样的信件无法让收件人收到,陈蕴气闷了一场,只得作罢。
此刻,陈蘅道:“北燕攻下颖川后,会是他们的机会,姥姥让表兄们闭门苦读,我这里预备了北燕科考的试题,下届科考会有所不同,历届前三甲的答题可作参详。”
陈蘅再虚空一伸手,因莫松大娘瞧过,她的隔空取物之术,这次并没有多好奇。
太上夫人接过厚厚的一卷,“劳你费心了!这还是交给陈蕴,让他多抄几份,给谢家、王家、沈家、苏家都送一份去,自有人领他的情。”
莫氏道:“阿蕴不会做北燕的官。”
太上夫人骂了句“迂腐”,又道:“他不想做官,若是一味勉强,反让大家难受,就依着他罢,可若这试题是由他交给各家,各家自会领他一份人家,他不为自己,总得替阔儿兄弟思量。”
“姥姥非寻常女子,倒是看得开。”
太上夫人笑道:“你更不是寻常女子,拥有包容天下的胸怀,比你娘出息。”
“若姥姥生于乱世,想来其成就定在我之上。这么多年,姥姥走过的路,也算是多姿多彩,令我等后辈钦佩。”
太上夫人哈哈大笑,“阿秋,你女儿的嘴儿比你甜,会说话,更会哄人。”
莫氏笑了两声,“她自小就会哄人,这一点随了她阿耶。”
太上夫人看着手里的科考试题、答题,有数份童试、府试的,亦有春试、秋闱的,甚至还挑了几个优秀的学子文章附在里头,厚厚的一大叠。
“我虽不懂文章,一瞧就是好的。”
莫氏依旧是尴尬地笑着。
太上夫人道:“原想让永乐邑的文士念陈家的好,陈蕴这拧脾气,给了他,怕他还要去解释,说与他无干。”她顿了一下,“明儿我让你几个表兄抄录了,送到八方馆贴上,就说是永乐的意思。”
陈蕴不要这名头,她给陈蘅。
原本这东西就是陈蘅带回来,将来陈蘅为后,也能多几个人帮衬不是。
陈蘅笑道:“还是姥姥疼我。”
“疼你呀!从血脉上说,我们才更亲近些。”
她的血脉传给了莫氏,莫氏又传给了陈蘅。
她们都只有一个女儿,可不得当成眼珠子一般护着。
太上夫人道:“阿蘅此去北方,不知几时才能得见。”
“原是亲人,终有再会之时。”陈蘅轻声道:“永乐邑人杰地灵,陈氏要在此驻足建祠,莫家也拿定主意了?”
“你不是说此地好,我们就留在这儿了,再不走了,你外祖父的坟也埋在这儿,待我百年之后,也在这儿。”
“姥姥要长命百岁,还得看阿蘅的孩儿娶妻生子,到时候,我让孩儿继续封姥姥做诰命夫人。”
太上夫人哈哈大笑。
做了南晋的诰命夫人,再做一回北燕的,这也不错。
“你若要封,往后就封你母亲、封你三舅母吧,她们不容易,这女人啊,活一辈子,活的就是一个美名。”
陈蘅笑应一声“是”,又道:“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阿蘅再添一个小公子,会更好。”
陈蘅手抚着微突的腹部,粲然一笑。
接下来说的都是一些趣事,太上夫人说莫氏小时候的,莫氏说陈蘅小时候的,时不时有笑语传出。
说到近四更时分,太上夫人睡了。
莫氏也困了。
陈蘅在席上睡熟了。
莫松大娘抱了锦衾给她们盖上。
郡主是北燕太子妃,这真是太意外了!
而这一切,郡主还瞒着家里人,元盟主是北燕太子,难怪他会有如此大的本事,太平帮、水帮、帝月盟全是他的。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莫松大娘知道面前的三个女子,她们是神裔后人,身上有神族的血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若是真有人飞升成仙,她是不是也跟着做神仙?
莫氏唤醒陈蘅,“到牙床歇息罢,我着人抬你外祖母回去。”
“阿娘……”
“你怀有身孕,夜里睡不好,孩子也歇不好。”
莫松大娘将太上夫人抱上,一路往莫氏的瑞华堂去。
元芸进了偏厅。
陈蘅道:“外祖母很精明,她什么都知道了。”
如若太上夫人没听从亡母之令,习练神通法术,又会是什么样的?
定然一切都会不同。
陈蘅“啊呀”一声。
第七百五十七章 兄妹谈心1(二更)
陈蘅“啊呀”一声。
“夫人怎了?”
“小肉团在踢我,姑姑,他会踢我了。”
元芸将手放在她的腹部,等着孩子的动静,过了良久,真的动了一下,喜得她道:“真的会动了。”
元芸道:“夫人可饿了,属下让厨娘再送些吃的来。”
“不吃了,再吃下去,我就该胖了。”
陈蘅觉得自己现在不是人,而是元芸、白雯几个喂养的猪,只等着长得肥壮时就要宰卖。
“夫人再长胖些才好看,肚子里的小娘子也需要长得胖些。”
元芸与白雯天天说她肚子里的孩子是小娘子,恐怕事与愿违了。
她的手落在腹部,她能感觉到孩子在动,似乎有一种力量从胎儿传递给了她,这是做母亲的喜悦。
这一次,她会与慕容慬一起迎接他的降生,不会再让他受到伤害。
*
翌日,陈蘅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吃了碗羹汤后,去琼琚苑探望陈葳。
陈葳双腿绑在木板上,不能动弹,近身服侍的侍从通过仔细挑选,又细心,又会服侍人。
“二兄可好些了?”
“前两日疼得厉害,第三日上头就好了许多,今儿也没那么疼了。”
陈蘅在榻前坐下,定定地看着被五花大绑着双腿的陈葳。
她四下扫了一眼,“阿闯、阿闹呢?”
“宗宝带他们去骑大马,这两个孩子被你二嫂给惯坏了,三天不骑马就要上马揭瓦。”
袁宗宝像一个很用心的舅父,知袁东珠出门,时不时过门来看两个孩子,经常带他们出去玩。
袁东珠总说她没娘疼,而今的王氏是个很慈和的母亲,真的拿袁东珠当成女儿。
袁宗宝已娶妻,妻子是莫氏给保的大媒。
陈蘅道:“过了这几日,二兄如何看二嫂为北燕效力的事?”
陈葳轻笑道:“我们兄妹处,你别绕圈子,我可受不得这个,自家人说话都有弯弯绕,岂不是活得太累。”
他是爽快人,袁东珠的性子也很直爽。
陈蘅抿了抿嘴,“二兄,他日若想为北燕效力,就与我写封信,说你双腿已愈,能骑马拉弓。若你不想,只需说你双腿未愈,尚有隐痛旧伤不能骑马。我就明白你的意思了。”
她已经给他想好了说辞。
陈葳心里琢磨着陈蘅的意思,“听说帝月山庄燕京西山脚下,你……在北国还过得好罢?”
“挺好的,他待我也不错。”
陈葳微锁着眉头,“以前我不懂他教授的武功,后来我上了战场,也用到了他教我的兵法,他可不大像江湖中人,难道医族的子弟个个都像他那样厉害。会医术、会武功,还精通兵法,就连他的字也写得好……”
陈蘅定定心神,连二兄也生了怀疑?
“若是有朝一日,我需要二兄,二兄会帮我吗?”
陈葳没有回答,他在想如何回答。
她是希望陈葳入仕的,也盼着陈葳能出征沙场、青史留名。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她说那些话,也是盼陈葳能有个准备。
“二兄,长兄不会帮我的,在他心里,气节高过一切,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南晋的贵族,是祖母的孙儿,不能做北燕的官。”
陈蘅觉得有些伤心。
前世,若陈蕴愿意帮她,她也不会在北燕后宫落到那等地步。
陈葳逝后,陈蕴若得慕容慬搭救,在北国得一安身立命之处,可陈蕴一直没有入仁,慕容慬而宠陈蘅,欲厚赏陈蕴,想给他一个爵位、官职,竟被陈蕴抗旨。
彼时,北燕朝堂官员大怒,月妃一派的人就想置陈蕴于死地,若不是慕容慬大度,用一句玩笑“陈蕴原是君子,忠心南晋啊,他不为官,也罢,竟让他继续做个隐士。”
陈蘅想到此,心下一酸,无论前世今生,长兄不会改变。
“数年了,早在几年前,外祖父、三舅就猜到乱世将临,而我也一直在为陈家留后路。步步为营,谨小慎微,我讨好朱雀,施恩朱雀,也只是为了能得他一个承诺,能让他保护陈家。可以让父亲母亲,长兄、二兄能在这乱世之中平平安安地活下来。
任我如何小心,父亲还是被害。这是我心中无法放下的痛和遗憾。
二兄,我对朱雀,保护家人远重过爱情,我嫁给他,不是因为有多欢喜他,而是因为他能保护我的家人,能帮我将永乐邑建成一处世外桃源,能让我的家人与我的看重的人在乱世之中有一隅之地安身。”
陈葳面有愧色,“我一直都知道。”
陈蘅凝视着他,“你怎会知道?”
她明明是第一次告诉陈葳。
他笑,“几年前,妹婿告诉我的,他说,你会占卜术,卜出他会出现在西市。你去帮他,也是得他一个承诺,你要他答应,将来有朝一日护全陈家……”
她从未说,陈葳也一直未提。
陈葳笑:“他……其实不止是帝月盟盟主。”
她怔怔地望着陈葳。
“阿蘅,你这么意外作甚?哪有江湖中人像他那样文武兼备还精通医术、武功的,他叫元龙,可你私下唤她阿慬。”
陈蘅双颊微红。
陈葳对服侍的随从道:“我与郡主说话,你们到外头候着罢。”
“诺——”
陈蘅垂下眼帘,她以为家里最简单的就是二兄,可二兄竟是识破慕容慬身份的人。
袁东珠看似大咧,却有勇有谋。
二兄这是不是用直率掩盖的城府。
他若不说出来,陈蘅不会知道他一早就知晓。
“阿慬,北燕的博陵王不就叫慕容慬?我不是又傻又呆……”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陈葳用心地想了想,“是去烈焰军后不久,早前还不觉得,到了那边,我打过几场胜仗,用的就是他教我的兵法、武功。烈焰军每月都有将士擂台,我的武功是最好的。
狄老将军直夸我有祖母遗风,说我的兵法学得好。
我当时就讷闷了,就跟着他学了几个月,就这么优秀了。
思来想去,越想越觉得奇怪。
后来,有一次与军中的将领闲聊,他们说北燕的博陵王长得极其俊美,还有的笑话说,说博陵王容貌似母,长得阴柔,扮成女人也没人能分得出来。
就这一句话,我就豁然开朗了。他其实就是博陵王!”
陈蘅道:“二兄知道了,为什么不阻止我嫁给他?”
第七百五十八章 兄妹谈心2
陈蘅道:“二兄知道了,为什么不阻止我嫁给他?”
“我为什么要阻止?”
陈葳反问。
他吸了口气,“我永远都记得,有一天晚上,他拿着你签的《婚书》到我跟前显摆的样子,我能瞧出,他是真的喜欢你。
对于一个兄长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家的妹妹寻到一个真正懂她、珍视她的男子更值得高兴,而这人,还是妹妹心仪的。
他指点我武功,传授我兵法,还与我分析天下大势,那是以前就算是父亲、长兄都没有教我的东西。
他不仅是你的意中人,还是我的朋友、知己。
我其实希望你们能在一起。”
“那后来呢,你不知道他的身份?”
“若我阻止,道破了他的身份,长兄第一个就会反对,母亲也会不应。以他的性子,他会就此放手?肯定不会。而你呢,你虽不会固执地嫁他,却也不会再去欢喜旁人。
你自从被夏候淳拒婚之后,你的心思越来越重,我知道你不快乐,可你一直在假装过得很好……”
二兄,这是前世为她牺牲了所有的二兄,一直在默默地为她,甚至甘愿为她付出自己的性命。
陈蘅眼里有泪。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84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