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txt
当前页码:第192页 / 共43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只知起争执,却不晓缘故。

  陈蘅背着一只包袱,趁着夜色离开永乐城,漫无目的,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百里森林的护民阵,她轻易就进入阵中,寻了棵大树,在树上盘腿而坐。

  莫大的悲伤与痛楚包围着她,就像身溺大海的人找不到半点的依仗,几近要将她溺毙其间。

  她进了凰女境,这里一切如昔,西华睡得很沉。

  凤花树上结出了火红的果子,状如火苗,大如樱桃,诱人欲尝,不知道这凤果能不能吃?

  陈蘅意念一动,伸手摘下凤果,以前进来,这里就像幻境,可这次进来,她却有手握果子的感觉,她俯身看地,自己竟是有影子的。

  她进了凰女境?

  陈蘅张望着四下,这是一座世外仙境,瑶台琳宫,小桥流水,其间更有少有的花木,她越走越远,她掐了自己一把,是痛的,她能进来,不再是灵魂入梦境般的进入,而是真的进来。

  她在四下转了一圈,知道这是一个山庄,周围全是悬崖峭壁,后山的瀑布,周围的美景,崖下更是仙雾缭绕。

  陈蘅在一间屋子里发现了若干的美酒,抱了一坛,搂在怀里,一饮而尽,饮下之后,遍体血脉贲张,她不得不运功压下这种高热。

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踪(三更)

  元宅。

  慕容慬面对着邱媪的问话。

  邱媪道:“郡主留书出走,没带一个人,就是银钱、首饰也没带,只带了一身换洗衣衫。今儿一早,老夫人遣家中仆妇、下人全城找寻,没人看到她。老奴想问一声,盟主与郡主是因何起了争执,也至郡主离家出走?”

  能说是因他骗了她的事,原以为自己哄好她,这件事就算揭过去,谁知道她会这么生气,任他赔不是,也是不管不顾。

  不是回娘家,而是离家出走。

  慕容慬高喝一声:“猪头!”

  御猪飞一般地过来,揖手应道:“盟主。”

  “派人寻夫人!”

  陈家找不到,帝月盟总能寻着人。

  然,帝月盟的弟子从永乐邑寻到颖川,又寻到洛阳,甚至寻到江南,都没有人见过陈蘅的踪迹。

  她似乎没出永乐邑。

  数日后,慕容慬带人去了护林阵,依旧没人见过她。

  她就像从人间蒸发,来无影,去无踪。

  腊月二十日,还是未寻到陈蘅的身影。

  他是哄骗了她,可她的怒未必太大。

  阿蘅……

  不像是这般小心眼的女子,慕容慬总觉得哪里不对。

  可到底是什么,那一夜痴缠之后,一觉醒来,她哭得那些的伤心与哀绝,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他反复思了不知道多少遍,还是寻不到原由。

  韩姬道:“盟主,你得回北国了,主上又来信催你。”

  “你伴夫人三载,她能去什么地方?”

  韩姬摇头,能想到的地方,就连都城都派人寻了,可依旧没有她的踪迹。

  “夫人并不算相信我,与郡主交好的是冯县主。”

  冯娥也不知道陈蘅去哪儿。

  她对陈蘅,连自己穿越千年的秘密都说了,这可是冯娥连自己的夫主也未吐露一个字,可陈蘅显然有自己的秘密,却没有告诉冯娥。

  这个秘密,陈蘅告诉过太上夫人。

  太上夫人问过几回陈蘅的事。

  “还没有消息?”

  莫九郎道:“帝月盟弟子南北数万弟子都找不到人,以我猜测,阿蘅没有离开永乐邑。”

  “除了百里森林,没有第二个可能。”

  森林太大,藏下一个人很容易。

  太上夫人沉吟道:“阿蘅与元盟主究竟因何事争执,以我对阿蘅的了解,她不是一个会为小事计较的人。”

  定然是大事,只不知这是件什么大事,会让陈蘅怒而出走,还一走就是几月。

  此刻,韩姬与御猪等人正催促慕容慬早回北国。

  陈蘅失踪,说好二月初二与她在燕京完婚之事,恐怕得延后了。

  而这理由不能是圣女出走,只能是圣女染病,因病延婚。

  慕容慬回忆那天的事,两个缠\绵之后,陈蘅几乎一宿未睡,似痛楚,似伤心,又似有迷茫,之后他是被她的哭声惊醒。

  她问他,为什么?

  绝不会是因为**气骗她之事,而是还有其他的事。

  他竟然没有细问原因。

  到底是什么事,让她隔亘在心,无法释怀,也至宁可躲起来,也不愿再见他。

  阿蘅……

  我该拿你怎么办才好?

  一直以来,她在燕高帝等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个优秀的奇女子,可是这次,她的消失,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陈蘅失踪后的十一月,冯娥与王灼去北方认祖归宗,离开数日后,张宅收到了张萍的家书,张萍带着四名江湖出身的女差捕消失了,她跟着冯娥走了,还说她不想嫁人。

  张母收到信,愣怔了半晌,又是伤心地哭了一场。

  张父轻叹一声,“她的心大性更野,我便说过,叫你不要逼她。现在好了,她直接再次离家出走。”

  因为这事,陈家觉得,说不得陈蘅悄悄跟着冯娥去北方了。

  张萍离家出走,不是一次了,将他家的郡主给带坏了,一不如意,忘了已嫁人成亲的事实,竟然也离家出走了。

  杨母原还逼着杨瑜嫁人,一看陈蘅、张萍的事,得,别逼了,女儿不嫁,大不了在家一辈子。

  杨瑜的弟弟杨珀道:“母亲,就别再提让长姐相看的事,且由着她罢。”

  家里可是长姐掌家,要是将长姐逼走了,这一家子的主心骨就没了。

  杨瑜不嫁人,也是因当年的事留下了太多痛苦的阴影。

  张萍不也是因那件事的缘故才说不嫁人的么。

  杨瑜也好,张萍也罢,都是不会依附于男子的奇女子。

  杨母轻叹一声,“我就说,不能让她跟张娘子走得太近,张娘子自己爱胡闹,挑唆着郡主也失踪了几月。”

  郡主离家出走,这不是郡主的错,是被张萍挑唆的。

  张母觉得自家才冤枉呢,怎不是郡主带坏她女儿。

  “你们家张大娘子,可不是一回两回地闹离家出走,她自与郡主交好,自己不嫁人就罢,还挑唆着郡主胡闹,唉,这样的女儿还是莫嫁人的好,这要嫁了人,还不得将婆家闹得鸡飞狗跳。”

  张母险些昏厥过去,怎的成了她女儿的错?

  以前不是想娶她家张萍,现在居然说出这等话。

  张萍的司法一职,到底没落到张家,由八方会馆的法家弟子进行一番角逐,最终由太原王氏七郎因精通律法接掌永乐邑司法一职。

  王灼当前担任主簿,离开前,引荐了云游地结识的瓜州名士柳仲原担任此职,柳仲原三十出头,至今未婚,此次是带着长兄长嫂一家五口来此落脚躲避战祸。

  王灼将自己在桃花村建的屋子借给柳家安身。

  柳仲原接任主簿后,就住到早前官衙分给冯娥的二进宅子,做了主簿,便将长兄一家接到城里。

  慕容慬猜不出陈蘅的心结是什么,一日解不开,他与她之间就始终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她到底去了哪儿?

  “盟主,夫人失踪,太平帮、水帮都在寻人,一有消息就会上禀,你不可再耽搁回北国的行程。”

  御猪眼眸垂了又垂,“定王传来消息,陛下龙体欠安,这个时候,你需得入宫相伴……”

  宠妃、继后,一直不安分,若慕容慬不归去,定会让人非议。

  慕容慬道:“让人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启程。”

  御猪疏了一口长气。

  有人望着韩姬,“盟主,韩娘子呢?”

  “她留下等夫人归来。”

  韩姬的心重重一沉。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上元灯会(加更,第四更)

  韩姬的心重重一沉。

  在殿下的心里,陈蘅才是最重要的。

  “诺!”韩姬应了一声。

  慕容慬道:“若见到夫人,你要开解于她,让她等我……”

  “是。”

  夜里,慕容慬策马去了百里森林。

  依旧是三面观音石,步入阵中,脑海里掠过几年前,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的点滴。

  她想问他什么,他当时为什么不追问。

  绝不是**气的谎言,而是比那严重得多的事,她的痛楚、她的绝望,都不是装出来的,是什么让她这样?

  不是他的身份,他一开始就知道。

  关于他的身份,他做的事,他从未瞒过。

  阿蘅,到底是什么事让你如此伤心?

  这个年节,永乐邑很热闹,因一环街畅通,中心花园完工,中心花园里更挂上无数的彩灯,惹得少男少女结伴而往,就连各镇的男女们也得了家中长辈给的丰厚压岁钱,为了看节,在城中客栈落脚,也要赏一下城中的花灯。

  陈蘅被困凰女境,她不知道外头过了多久,但那里面却似很久很久,久得可以忘了时间,她虽然进入后天境,还是不能穿过光阴之门,也不能窥破前世那些未知的谜。

  她虽然猜到,却依旧想亲眼解开谜底。

  出来的她,蒙着脸,穿着一袭白纱长裙,头上戴的是雅致珠钗,没有回家,而是漫步在中心花园。

  前世,她有太多的憾事,都城虽大,幼时怕走失;少女时因为毁容束步于后宅;嫁给夏候滔后,又一心想做个贤妻良母。

  没有欣赏过这样漂亮的花灯,也没有看过这人如潮流,马如龙的盛景。

  中心花园的祭台周围,被装点得花团锦簇,不远处还有一家月老庙,月老庙的前头有一林三人围抱的古树,这是冯娥的建议,让将月老庙与古树留下来。

  而今晚,有无数的男女往树上抛着布条,布上写着各自的心愿。

  不远处的中心花园舞台上,城中的戏班子正在咦咦呀呀,曲调宛转地唱着《天仙配》。

  舞台周围聚满了人,大多是孩子,看着台上的人瞧得目不转睛。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

  陈蘅静静地凝望。

  这出戏的戏本子是冯娥写的。

  也是冯娥建了戏园子。

  如今戏剧的出现,吸引了男女老少的目光,舞台周围除了瞧热闹的孩子,还有看戏的老人,多是平民,素日舍不得花钱瞧,今日借着上元灯节,瞧得津津有味。

  陈蘅瞧了一阵,冯娥每有新戏出来,就请她看第一场,她是瞧过的,的确很好。

  今晚的永乐城,很美很热闹,男女老少们个个都洋溢着喜色。

  “三妹、四妹,你们又不听话,怎能四处乱跑?”

  有人呼着自家妹妹。

  “这位娘子,此处是永乐邑,没有坏人。”

  娘子福了福身,“谢大叔提点,我不是怕她们遇到坏人,灯会的人太多,是怕回家时,姐妹失散,家中长辈要训斥。我既带她们出来,就要带她们一起还家。”

  就是有牙子,那也是大牙行的人,是有道德的。

  大牙行多是从外头买人进来,低买高卖,从中赚钱。

  而外头的人听说是入永乐邑,就是倒贴也愿意。

  说是牙子,近来更干上了媒婆的活,一些家中没娶上新妇的后生,托了牙子当媒人。从外头寻满意的年轻娘子进来,一旦瞧上了去,就备一份彩礼送给牙行,将人娶回家。说是彩礼,其实就是年轻娘子的卖身银钱。

  外头兵荒马乱,能被这些牙子相中带入永乐邑境内躲避战祸,无论是对娘子本人,还是对她们的家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法子。

  有些年轻娘子嫁人后,念着外头的亲人,也会走了门道把自己的家人弄入永乐邑。

  有大娘道:“小娘子,你与姐妹个寻个地方,到了时辰,在那里碰头就是,她们爱瞧小摊,你爱瞧花灯,两不耽误。我听说今年城里有灯会,特意带儿郎、娘子们来瞧热闹,就是与他们说好在月老庙外头的东边的第三株柳树下碰面。”

  有了碰头的地方,来得早的多等一会儿,自会等到家人。

  三娘子、四娘子放缓脚步,“大姐,这位大娘说得甚是,要不我们一个时辰后,在柳树下会面,第二棵柳树下,如何?”

  少女道:“一路小心些!”

  “是,大姐。”

  两个半大的小娘子飞快地奔远,人太多,不多会儿就消失不见。

  陈薇与莫大娘子手拉着手儿,没走多远,陈薇道:“我好像瞧见姐姐?”

  她扯着莫大娘子四下寻觅。

  刚才那一个晃眼,虽然没瞧真,可那侧面,就是陈蘅。

  姐姐离家几月,除了她,不会有第二人。

  莫大娘子道:“你莫不是看花眼了?”

  “不会的,我记得姐姐的样子,虽然她蒙着脸,可那就是姐姐。”

  陈薇提高嗓门。“姐姐!姐姐!我是阿薇,你在哪儿,姐姐……”

  陈蘅此刻立在月老庙前,仰头看着一个个布条,写什么心愿的都有,“我愿与村头阿牛结为夫妻,请神灵庇护!”多是求姻缘的,“但求一真心郎君。”“若为深情故,愿以一生报。”

  有平民娘子的,亦有书快论坛的贵女,林林总总,字体亦各不相同。

  姻缘,她的良缘呢,她以为的良人,却是前世利用了她,又带给她无数苦难的人。

  她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她只能逃避。

  阿慬,我在怪你,你可知,这种责怪、怨恨,比那单纯的相思更是折磨人。

  不行,我一定亲口问问你!

  陈蘅拿定了主意,抬眸时,就看到不远处的柳树下系着几匹良驹,走近一匹,这良驹好生眼熟,是了,是莫十一郎的,既是自家表兄的,借来一用也无妨。

  她寻了块布条,写上“十一表兄,良驹一借,改日归还!”署名处是一个“蘅”字。

  既然要弄明白,不妨亲往燕京城。

  *

  瑞华堂。

  陈薇依旧坚持自己在灯会看到了陈蘅的事。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92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