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回到寝院时,莫二夫人迎了过来,“夫主,如何了?”
夫妻二人审视着周围,相携进了内室。
莫二夫人道:“父亲、继母那儿,我已经下手了,今晚的食物是我亲手预备的,明日不过辰正,他们根本醒不来。”
莫二郎点了点头,“只能带走三十人,我们一家、二位妾室,还有六郎的两个儿女。”
“他们……”
莫六郎死了,现在骂他的百姓不少,直说他是奸佞小人,是他害了袁大山父子。
若是袁大山的袁家军还在,怎会让南晋生乱?
六郎的两个儿女更是连院门都不敢迈出来,生怕被人瞧不起。
莫二郎悠悠轻叹一声,“他们再不好,也是六弟留在世上的骨血,你能容得下庶出子女,就当他们是我多出的两个庶出儿女。”
莫二夫人气哼哼地道:“六弟妇在时,可没少挤兑我,人前装得贤良淑德,六弟一去,就跟了咸阳王。”
这种女人,她瞧不上眼。
自己不要脸面,把自己的一双无辜儿女也给拖累了。
莫二郎道:“罢了,将他们带上罢。”
他想到一大笔银钱,“着人去父亲、继母屋里寻寻,这可得六十万两镖资,整个府里的值钱东西都带上,到了晋陵,还得置份家业。”
莫二夫人惊道:“我们不去永乐邑?”
“从都城到永乐邑的路已经断了,帝月盟太平帮的弟子撤离都城、洛阳。这一带的山匪又猖獗起来,我们都城到渡口,一路有帝月盟的镖师护行,再从渡口到晋陵,有水帮护行。待抵达晋陵,大伯自会安顿我们一家,只这家业,还是自己置办的好。大伯可不是三叔,他可不大好说话。”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他不是那种能受气。
昔日分支,是他自己不顾长辈劝说,又与莫南合成了一支。
现在吃了苦头,说要投到大伯一支或三叔一支,他自己也拉不下脸面。
莫二夫人唤了心腹仆妇来,低声叮嘱了几句,让他们去莫南夫妇的主院寻摸值钱东西。
“我们……不管静之了?”
“她在做太子妃、皇后时得罪了多少人?现在大统帝死了,她的日子能好过?帝凰女,帝凰女……今日你入宫,不是听阿依去质问,说她不是。
若让慕容忻知晓,还能不牵怒她?
大难临头,我们保命要紧。”
莫二夫人想到莫静之待他们还不错,就像这次,若不是她,莫彤就不能回家。
就如莫二郎所言,他们顾不得旁人了。
他们必须离开都城,另寻出路。
前路未卜,亦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第七百二十三章 莫二郎离都
翌日,小欧氏醒转过来,落入眼帘的,就是整个寝房里一片凌乱:被打开的妆盒,被翻乱的箱子,撒了一地的衣衫。
“我的娘啊,这是遭贼了?”
她扯开嗓子哇哇大哭。
莫南翻身下榻,看到屋里的狼藉,冲到花厅,这里倒是正常的。
只是摆放正常,可花厅墙上挂的字画亦不翼而飞。
“真是遭贼了?”
他正狐疑间,只见大姨娘呼天哭地奔来,“家主,妾……妾身的值钱物件都不见了。”
小欧氏道:“这胆大包天的贼儿,可知我们家可是出了娘娘的,竟偷到我们家,是不想活了么。”
“禀家主,二郎主一家与琼琚苑的公子、娘子不见了。”
琼琚苑住的可是莫六郎的一双儿女。
莫二郎走了,在他们不知不觉,睡得死沉的夜里,带着他的妻儿、侄儿侄女离开了。
莫静之得到消息时,已经是几天之后。
小欧氏更是哭成了泪人。
她不是将莫彤送回去了,就为了能与二兄依如从前,可就是这样,他们还是走了。
“去哪儿了?永乐邑?”
小欧氏抹着泪儿,“从都城到永乐邑的路已经断了,这一路的山匪又出来为祸。听人说,太平帮的人已经撤往了徐州一带。”
太平帮撤离,这一带就不太平了。
“不是永乐邑,便只能是晋陵了,二兄一家是去晋陵投奔大伯。”
她待他们不够好?他们竟连夜逃离都城。
莫静之浑身无力。
她想过保住莫二郎,让莫二郎在新朝为官作将,至少这样,她就能多个依仗。
可她错了,莫二郎的女儿莫彤被莫南献出来,也吓住了他们夫妻,他们连夜离去,不再牵绊莫南,也不再为她担忧。
莫静之被莫二郎给抛弃了!
她曾经抛弃了莫氏族人,而今,又有娘家长兄抛下她。
她该这么办,在新朝之中,连依仗之人都没有。
她不要输,她不要没有依仗,她必须得活下去。
莫静之只听知小欧氏在哭,哭得她心烦意乱。
“阿静,怎么办?慕容将军要登基建西燕,听说要封结发为皇后,一位宠妾为妃,傅明月也要封妃。傅家近来可张狂了,不少人都去了傅家巴结。”
“让十三弟娶傅氏女为妻,傅、莫联姻。”
小欧氏止住了悲啼。
莫静之道:“我去找明姬夫人,她总得……给我几分薄面。你将十三弟记到你名下,就说是你的嫡子。”
小欧氏觉得这主意还算不错,当下就是保命要紧。
“可他亲娘能应吗?”
“儿子还是她儿子,能成为嫡子,还能娶一个名门之女为妻,她做梦都该笑醒了。”
莫静之打发了小欧氏。
她已经迁出了皇后宫,住到了一处嫔妃的寝院。
明姬坐在大殿中央,她是傅家的嫡女,顶着妹妹的脸,让傅家认可了她,甚至傅家为了保住平安,也不得不帮扶于她。
“让你的弟弟娶傅家女……”
害死她妹妹的仇人,还想与傅家联姻,真是好会打算盘。
莫静之笑了一下,“夫人不觉得这亲事很好。”
“我父亲膝下,就我一个嫡女,知道我的孪生兄么?与他订亲的可是西燕未来皇后娘娘的堂妹。你的弟弟是庶子,就凭他,也配娶我傅氏女。”
“你……”莫静之倏尔起身。
明姬才不会拿自家人去谈条件。
她不会忘掉妹妹是如何死的。
莫静之正待发作,猛地忆起,自己不是以前,不是太子妃,更不是莫皇后,他日在她头上还有庞皇后、宠妃压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明姬夫人,听说陛下为了大业,玉成了弄月郡主与御林军统领的婚事。”
御林军统领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慕容忻为了握住南晋御林军几万兵马,亲自赐婚。此事一传出,打了个云阳夫妇措手不及。
他们不远千里追随而来,可不要皇后位,可没想到,慕容忻会将纳兰弄月许给一个老头儿御林军统领为妻,还是第五位继室夫人。
据说,此人的儿子都比纳兰弄月年她几岁。
而另一边,慕容忻又纳了这位统领大人的女儿为嫔妃,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莫静之起身,微微一笑,“既然明姬夫人觉得不合适,本宫另做打算。”
大不了,她舍下面子,再去讨好慕容忻一回。
明姬曾是她安排在慕容忻身边的谍者,如今竟凌驾于她之上,几番反驳。
她想要胁,却要胁不成。
因为一旦要胁,她对付慕容忻的事就会被掀出来。
*
曾经的成馨公主府变成了云阳长公主府。
纳兰弄月哭成了泪人。
她是冲着来做慕容忻的贵妃来的,这里等着她的不是贵妃,而是嫁给一个五十岁老头儿的命运。
云阳驸马气得说不出一个字,他感觉一切都失去了掌控。
云阳长公主愣愣地看着虚空,早知是如此,她为什么要逃出来。
她是冲着尊贵的地位来的,慕容忻是敬她,但比慕容慬更为强势。
纳兰弄月依旧是联姻,依旧是嫁给一个老头儿,而今还是做继室。
明明头天夜里,他还与纳兰弄月温柔小意地说话,可次日就下令让纳兰弄月嫁御林军统领。
命运真是笑话人!
纳兰弄月道:“娘亲,我不甘心,不甘心……”
“弄月,我们赌输了,我们错看了人。”
原本,纳兰弄月有胜的可能,可在她拒绝燕高帝的提议时,就再无胜的可能。
慕容慬心仪凤歌,他们之间插不进任何人。
她以为,慕容忻待纳兰弄月是真心的。
但再真的心,也抵不过慕容忻的野心。
慕容忻是靠着庞家的支持才走到今日,据说,就连付给帝月盟的镖银都是庞家给的,而从中搭线的人却是明姬夫人,是明姬夫人的胆大心细,才让慕容忻与庞家逃出了燕京。
正月初十,慕容忻在晋都登基为帝,建立西燕,册结发妻庞氏为后,封宠妾傅明月为月妃,册育有三公子的宠姬佟氏为淑妃,又封莫静之为莲妃,封御林军统领之女李氏为婉嫔。
各南国朝臣献上的百名美人各封才人、美人等。
赐月妃入住明月宫,佟淑妃住淑华宫,莲妃住青莲宫,李婉嫔住婉秀宫。
慕容忻改年号“长安”,定都长安,改国号“西燕”。
消息传出,咸阳王派兵攻打洛阳。
慕容忻令麾下大将死守洛阳,发动反攻,令其三月内拿下咸阳。
豫、秦大地群雄争霸,战事纷争。
慕容忻再调五千精兵,令庞皇后之弟庞武领兵清剿长安、洛阳两地的贼匪。
他着实不明白,不过几千精兵就能剿灭的贼匪,真的在南晋就成了为祸一方的隐患得不到解决。
第七百二十四章 平衡(二更)
永乐邑,元宅。
陈蘅正令元芸等人预备前往林石阵所需的物件。
因她归来,先在娘家住了几日,正月初五回的元宅。
袁东珠、谢氏、莫家几位夫人、钱夫人等成了元宅的常客。
御狗正在禀报近来天下发生的大事。
“慕容忻正月初九在晋都称帝,国号西燕。”
这与前世一样,又有些不同。
前世时,他称帝的地方是太原,而今生则是长安。
国号一样,时间不一样,足足推前了几年。
御狗继续道:“禀夫人,慕容忻立结发庞氏为后,又册姬妾佟氏为淑妃,立傅明月为月妃,南晋皇后莫静之为莲妃。”
三妃一后,这些称呼听到耳里,倒是熟络得很。
去了一个纳兰弄月的月妃,来了一个傅明月的月妃。
“傅明月……”
袁东珠道:“听说她是南晋秘府的女谍者,原是莫静之派往慕容忻身边的谍者,却爱慕上慕容忻,为慕容忻谋划,助慕容忻逃出燕京的正是此女。现下,庞皇后权势最大,其次便是傅月妃。傅家已在长安崛起,颇有与庞家分庭抗礼之势。”
傅家与庞家分庭抗礼,恐是慕容忻故意为之,若由着庞家独大,他这皇帝该做得不安稳了。
杨瑜垂首吃着茶点,上回来过之后,觉得元宅的茶点很特别,口味独特不说,还有一股子药香味。
听说这随陈蘅归来的厨娘,是医族人,精通药理。
陈蘅望着杨瑜。
杨瑜会意,接过话道:“这是慕容忻故意抬举傅家,不愿看庞家一家独大,权大压主、功高震主,自来都是帝王大忌。庞家出了一个皇后,若再任庞家势大,他的皇权就该不稳了。必得抬一家出来分走庞家的权势,而傅家就是最好的选择。”
陈蘅很是赞赏地道:“自来帝王之道,学问颇大,仅是两家还不够,至少得有三派,还缺一个和稀泥的。”
杨瑜蹙眉道:“不会是长安莫家?莫家自莫六郎被杀,莫二郎携妻儿前往晋陵投奔长伯,一个莫南根本撑不起事,再则,谁都知道莫南的名声已经坏得不能再坏。”
染指贵太妃,害死晋德帝。
天下人都在指着他的鼻子骂。
莫静之早前有多少赞誉,现在就有多少骂名。
她背弃了莫氏一族,令莫氏四分五裂,而今莫静之同样被她的二兄背弃,莫静之在娘家几乎已经没有可以依仗之人。
无数南人文士以为,莫静之就该自尽追随大统帝而去,枉有当年的“青莲仙子”之名,就是个绣花枕头。
莫静之的名声坏了,陈蘅的“女书仙”之名倒是传遍天下,她的一幅兰书更是炒成天价,从南边传往江南、长安。
陈蘅问道:“八方馆那边,我让各家才子争辩‘身负才华当效力于一人还是造福于万民’,可有结果了?”
谢氏不解陈蘅怎的还给八方馆送了一幅书法过去,惹得这几日八方馆的文人雅士聚在那儿赏兰书。
许久不见,陈蘅的书法又见长进。
是真的很好,但凡见过的,就没有不夸的。
谢氏见几位夫人都望着自己,这才结结巴巴地道:“夫主虽是八方馆的馆主,可……可这领事的却是副馆主,偌大的陈家都得靠他打理,我……我不知结果如何了?”
袁东珠大咧咧地道:“长嫂定是有自己的看法,莫不是与他们意见不同。”
谢氏恼道:“我一个妇道人家,管他们男人做学问的事,岂不惹人笑话。”
陈蘅笑问:“你们可还记得冯娥?”
立时,所有人都哑然。
杨瑜眼睛闪亮,“郡主,冯县主如何了?”
“冯娥与我道,女子也是半边天。既然让男人们争辩当效忠于一人还是造福于万民,自是有用的。”陈蘅不紧不慢地道:“我是帝月盟的盟主夫人、帝月盟圣女……”
袁东珠忙道:“听说天圣女是袁大兄的师妹,算起来也是你的小姑子。”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69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