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不侍二夫,陛下将我赐给太子,就万没有再嫁旁人的道理。”
韩姬轻叹一声,“你小窥了太子,他的心里唯太子妃一人,容不下旁人,你既不愿离开太子宫,太子宫上下不差你这一处寝院。”
多个人,就当多个不能使唤的奴婢。
太子殿下一心扑在太子妃身上,哪里能看到别人。
“行云夫人,贱妾待太子殿下是真心的。”
“这世间的女子有几个宁为妾不为妻的?你为了你的这份真心,宁可将自己的尊严抛弃,我韩姬真是瞧不上。”
韩姬就不明白了,能给人为嫡妻,为什么要去给人为妾。
就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
要那么多的荣华作甚?
就算太子妃,就因嫁了太子,被人行刺,行事张扬了,说她狂妄;行事低调了,说她没有太子妃的气派;行事中规中矩了,又有说太子妃太无趣……
好有人说,坏有人说,不好不坏还是有人说。
在这风尖浪口,日子可不大轻省。
韩姬自小与慕容慬长大,没有真心吗,可为了让他安心,她听从太子夫妇的安排,嫁给了最爱自己的男人为夫。
回首过往,她不懊悔,甚至觉得,以女官和师妹的身份守在他的身边,这样也好。
尤其是做了母亲之后,许多看法亦都改变了。
“韦孺人,你且忙着,告辞!”
韩姬携着白雯离去。
不多时,陈蘅就听说劝告不听。
陈蘅面露恼意,“瞧瞧你惹的事,还得本妃再出马。”
“你别理她,就当太子宫多养一条猫狗。”
“可这是猫狗吗?”
不是,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一个美人。
陈蘅就不明白了,给慕容慬为妾,韦孺人就能心甘情愿。
“她几时见过你,怎的瞧着是真心看上你,还一颗心都扑在你身上。早前那二位,原是没有动心,你一说就离开了,可这一位,倒像是粘上你。”
早前两位是嫡女,嫡女亦有自己的骄傲,多时自小就想与人为嫡妻,瞧不上姬妾的位分,哪怕是嫁庶出公子,也不要与人为妾。
“我哪有招惹,出征在外半年,这不是刚回来。”
他要说招惹了,陈蘅醋坛子一打翻,又得跟他大闹。
“要说凤歌挑夫的眼光就是高,无人争抢乃庸人,看在这么多女人和你抢夫,说明本王够优秀。”
陈蘅啐了一口,“不要脸,哪有自己夸自己的。”
“我哪有夸自己,是夸你眼光好。”
陈蘅轻哼一声,“太子宫多了个姬妾,我不舒服。”
“我已使小马去劝过,韦孺人就是要留下来。行云夫人与白雯也去过了,她的主意依旧,本王还剩一个法子。”
“什么?”
“直接寻个理由打杀了事。”
到底是一条二八芳龄的年轻性命,就此死了,未免可惜。
不到万不得已,陈蘅不想杀人。
“她又没有犯下大错,不过是对你太过痴心。”
慕容慬揶揄道:“要不,你成全她?”
陈蘅当即跳了起来,揪住慕容慬的耳朵大叫:“你是不是近来太得意了?想纳妾了?啊!你想赶我走,只需明说,只是别想我儿子再回来。你要与旁人过日子,我们娘儿两个离你远远的。”
这女人是不是疯了,他就是开句玩笑,说翻脸就翻脸,还揪他的耳朵。
揪耳内的毛\病是从哪里学来的?
陈蘅揪住不放,“我服侍得不好?”
“好!好得不能再好?”
她将服侍得好,他还说这样的话,不是伤她的心。
“那她比我年纪貌美?”
“我慕容慬眼里就你一个。”
陈蘅笑微微地松开他的耳朵,用手轻拍着他的脸颊,“再过几日,你就要登基为帝了,且先晾着她,自有她着急的时候。现在去寻她,没的落了下乘。”
不就是几个肖想她丈夫的女子?
燕高帝不是近来天天吵着要去医族陪小皇孙。
又有陈蘅让人在后头添了火,收了几封医族的来信,说小皇孙在医族如何如鱼得水,还唤城主为曾外祖,乐得城主找不到南北,近来天天往祭司殿跑。
他可是嫡亲的皇祖父,孙儿不会忘了他罢?
白染要恶,拐走他的孙儿。
城主更不要脸,都隔了多少辈,还去哄小孩子玩。
燕高帝心里急得跟猫抓似的,催着礼部准备禅位大典。
慕容慬搂着陈蘅,“你有什么对策?”
“兵来将挡,算不算?”
“确实是个好法子。”
只是,这到底是什么法子。
慕容慬扒在陈蘅的怀里,陈蘅轻抚着他的后背,“莫静之被救走了?”
“待我接到你的家书,赶往慕容忻墓园时,掘开她的墓,没看到尸首,就知道真是被人救走了。”
莫静之没死,还从他的眼皮底下走了。
慕容慬道:“纳兰弄月被拜仙教的人掳走,离开时怀有身孕,我问过霍将军,他说他从未碰过纳兰弄月,那孩子应该是慕容忻的。”
这可是两桩事,两件事亦都可大可小。
陈蘅还是将莫静之是虚凰女的事细细地给说了。
慕容慬道:“拜仙教会给莫静之换一副容貌?”
陈蘅肯定地点头。
“那会不会亦给纳兰弄月换一个容貌?”
“有这个可能。”陈蘅继续道:“西燕的国师是医长老,毒长老已死,他的两个座下弟子被抓,大祭司拿到了《毒谱》,我亦瞧过,我所中的正是‘绝嗣’之毒。”
“可有解药?”
陈蘅摇了摇头,“这是毒长老死去前不久刚研制出来的毒药,是专为我而制,没有解药。毒长老最擅用毒,能解毒的,唯有毒长老之女胭脂夫人。”
第八百五十七章 禅位
“能解毒的,唯有毒长老之女胭脂夫人。”
胭脂夫人据说美貌无双,是拜仙教少主螭龙的侧室夫人。
螭龙至今身边无嫡妻,只一位侧妻,姬妾全无,但从不缺女人,只要是教中女弟子,及笄之后,会献给他第一个品鉴。
所谓品鉴,就是送给少主做一夜新娘。
“胭脂夫人颇得毒长老真传,对制毒、解毒上头很有一套,在教中地位颇高,就是医长老也要礼让三分。”
这些讯息,是长阳子送给陈蘅的。
在重刑之下,毒长老的两个弟子已毙命。
小巫女阿依更是被慕容忌带回定王府给杏夫人吸毒而亡。
“若能抓住胭脂夫人就好了。”
陈蘅道:“我的占卜术探不到拜仙教总坛的位置,只能有一个可能,他们布下了玄门阵法、结界。上次我用玄术追踪医长老,被他用拂尘伤手,要不是中止得快,只怕伤得更重,此人的玄术甚高。”
“医长老的画像,已经分发各地,一旦发现,就会有人抓捕。”
“短期之内,他不会再露面,我听说他精通易容术,若他露面必改容貌。”
夫妻二人说了一阵话,情动之时,又是一回缠绵。
*
三月初九,对北燕来说是个大日子。
天色未明,文武百官就自朱雀门而入,在宗庙外头静候。
今日要告祭祖宗,再诵《告天下文》的禅位书,老皇帝传国玺,新皇帝登基。
上林苑附近的高楼上,早有恩科的学子们聚在一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盛事。
“太子妃是永乐郡主,永乐府的学子这次可得意了。”
“去秋的一百举人、又一百秀才俱来自永乐府,这回可有得竞争了。”
因是恩科,特意下旨恩赐,但凡秀才功名的,今届也可以直接来应试。
北燕在前线连连告捷,上届的同进士原是候补,现在不是知县就是县丞,再不济也是主簿,全都谋到了实缺,这对学子们来说,可谓天赐良缘。
寒门的学子更是意气风发,这会子聚在高楼上引颈张望着宗庙那边,只听到震耳乐声,更有站立整齐的文武百官。
“祭天!拜祖!”
一声高唱,慕容慬扶着燕高帝出现。
“太子殿下以孝闻名,听说陛下病重时,衣不解带,一路不眠不休,大半月未曾睡一觉就赶到太极殿侍疾。”
“有此仁孝之君,乃天下之福。”
学子议论纷纷,幻想着他们有朝一日入朝为官,也能站到那些权臣、能臣的行列之中,光宗耀祖,好不光鲜。
此刻,莫四郎、莫九郎、莫十郎兄弟三人亦到了。
有人热情地打着招呼:“莫四郎、莫九郎、莫十郎。”
“见过苏郎!你来得可真早。”
苏纶,苏氏织造坊的少坊主,虽是家中嫡长子,去岁抱着试试看应试,一试之下,考取举人,一鼓作气,此次亦来燕京应考,若得中进士,便可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从此踏入仕途。
苏坊主虽一直知道嫡长子比嫡次子读书天赋,因要打理家业,并未培养嫡次子。
嫡次子苏绩,娶妻陈薇,是陈家的庶女,因陈家只得两子两女,虽是庶女,也为得尊贵,在永乐府官衙里领到一个“赏同进士”出身的名额。
他试着考过秀才,连二百名永乐秀才都未考入,排名到了五百多位,原是三场的,最好的成绩也在三百多位,颇有些气馁,索性留在永乐府谋了个小吏任着,一来可以照顾家里,后来也能让苏绩入仕为官。
苏坊主一心想将苏家打造成名门望族,现在知永乐府科举的名额往后会照了直隶府走,这就意味着,科举名额更多,后嗣子孙更容易入仕,自是不愿离开永乐府。
早前的太原王家老太公,回到太原不久,就听永乐府由北燕礼部、翰林院学士主持乡试的事,一听那名额,当时就怔住了,连呼几声“钱狐狸害我”气得厥了过去。
若他留在永乐府,只他名下的子孙,至少有三个能轻松应试。
可去了太原府,这科考的名额都有严格的限量,考过了秀才,还有举人,这北燕的秀才已连续举行了好几年,年年都有,越到后头,想考中进士的可能就越是艰难。
尤其在听说才华不哪他孙儿们的都考中了举人,王老太公就更气了。
早知道,他就不离开永乐府。
同样懊悔的还有莫家四舅母母子。
听说朝廷要将永乐府建成直隶府城,更给了优待,怄得能吐血。
尤其是拐弯打听后,听说莫三舅家的四个儿子,除了十一郎跟陈葳效力军中,另三个儿子个个都考中了举人,更是气得不成。
莫四舅母认定自己的儿子也能考中。
莫十郎还是庶子,没道理她儿子连个庶子都不如。
现下再回去,亦是不能。
永乐府为了控制外来人冒充,各县都在进行户籍核查,不是当地人的,自有当地百姓跑去揭发,尤其是一个镇、一个村有读书人的,觉得这些人会抢了他们的优势,更是竞相揭发。
永乐府因着对读书人的恩例,文士们都自愿加入监督行列,官府更是严格按照每月发出的《邀贤帖》入户,想多一个人都不行。
此刻,燕高帝正捧着《告天下书》大声宣读,隔得太远,听得不大分明。
片刻后,礼部官员高呼一声:“请皇帝授传国玉玺!”
从一只金灿灿的盒子里捧着一个偌大的东西,“吾儿,北燕与天下就交给你了,你要做个明君,这是玉玺。”
“儿臣定牢记父皇训示。”
慕容慬接过玉玺,礼部官员大呼:“储君告祖,于议政殿登基,追封先祖、父母……”
这是每个新君登基都会做的,会追封自己的父母。
慕容慬拜祭完先祖,领着百官浩浩荡荡前往议政殿,而燕高帝不必再出现了,也有禅位时是在宫殿上的,这种情况,通常是两位皇帝不是一个先祖。
父传子,原是一个先祖,就要在宗庙举行祭天告祖典礼。
待传了玉玺,老皇帝不必再去议政殿,而新君将会完成接下来的仪式大典。
燕高帝见儿子与文武百官走远,对一边的总管大监催道:“给朕收拾行装,明儿一早,朕要去神木城探孙儿。”
“陛下,你……”
第八百五十八章 总坛在辽省
“陛下,你……”
他火急火燎地禅位,就为了与白染大祭司抢孙儿?
说出去,恐怕没人相信。
“朕瞧你忠心,出宫也带着你,还不快去。朕现在该自称孤,朕已禅位给太子,快给孤备侍卫、行装,明儿一早就走。再不去探孙儿,孙儿都快不记得孤。”
不当皇帝一生轻松,他与元圣后只得慕容慬一个儿子,慕容慬又只一个嫡长子——昊儿。
几月未见,他的小皇孙肯定又变聪明了。
天和二十六年三月初九,太子慕容慬登基为帝,改年号元隆,赐生母元圣皇后为“元圣慈皇后”尊燕高帝为“天和大皇帝”,封白染的弟子长阳子为三清观观主,着户部拨银修建三清观。
封六皇子慕容恽为晋王、八皇子慕容恺为鲁王、九皇子慕容愔为长安王、十四皇子慕容恒为济宁王;晋定王嫡次子慕容忌为文郡王、庶长子慕容忠为武郡王;晋平王庶长子慕容计为平阳候;嘉奖皇室郡主慕容慈之功,破例晋封为慈北公主。封左丞相为荆国公、右丞相为代国公,三军元帅与将领等他日再论功行赏。
最欢喜的就属平王、定王两府,儿子封了郡王、封了候,尤其是定王府,多了两个郡王儿子、一个公主。
三月初十,是皇后册封大殿,在朝五品以上官员携嫡妻参加册封仪式,场面盛大。
仪式未开始,便有幽兰寺的悟缘大师特来恭贺。
“帝凰女正是皇后陈蘅,又名凤歌。”
有他这一句话,就是对陈蘅最大的褒奖。
阿丽看着欢欣不已的大巫女,“大巫女,天圣女为后,你怎瞧上去比她还欢喜。”
“凤歌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有北燕皇后这个大靠山,往后欺负了人,她也会帮你,这么久了,你没瞧出,她是个护短的。”
阿丽还真没瞧出来。
新君登基,新后正位中宫。
宫里、宫外一片喜气,新君特举恩科,三月十二,数千学子入贡院应考,春闱考题将由新君选定。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329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