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娇宠.txt
当前页码:第21页 / 共43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秦连点点头:“明日派人把药送进来,吩咐程太医用药吧。”

“是。”猗远领命离开。

秦连坐在龙椅上,盯着案前的奏折,心里想的满是秋儿。

白狐血和白虎泪其实早前几日就已经收集到了,但秦连一直按着不给戴妃用。

并不是想让戴妃死,只是想给她一个教训而已,想让她认清自己的身份,让她对自己死心。

戴妃的猫伤了秋儿,不论有心无心,都与戴妃有关,他顾忌着秋儿和孩子,没有责罚戴妃。

明面上找不到责罚的理由,总归还是要使些法子,给戴妃些教训才是,不然,只怕是戴妃还要得寸进尺了。

这般冷了戴妃这几日,戴妃对他也该死心了,若是再不死心,那他还有其他更狠的法子。

第二天,程太医带着药急匆匆赶到琉璃宫,堪堪将戴妃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日子总归平静了些。

白秋又开始绣孩子的肚兜儿,绣着绣着,又想起前世与今生的许多事。

她一直没想明白,两世为何如此不同,只知道可能是因为秦连,但为什么是秦连,她又说不清楚。

其实她一直想不通,这一世的秦连为何会喜欢她?

秦连只说了他们初次见面的情景,一个没头没尾的初遇,似乎并不能解释清楚秦连为何喜欢她。

这日闲极,她把小桃栀叫来问话,小桃栀是她的贴身侍女,跟了她许多年,也许小桃栀能说出个一二。

“娘娘嫁给皇上之前,与皇上来往极少,奴婢以为,皇上也许是觉得娘娘长得好看,就一见钟情了吧?”小桃栀如此说。

白秋语塞,若只是因为好看,京城比她好看的大有人在,可皇上为何偏偏看上了她?

此事,绝非像小桃栀所说那么简单。

但据小桃栀所说,成亲之前,她与皇上来往甚少,那皇上对她的喜欢,到底是从何而来?事情越发扑朔迷离。

第30章 被遗忘的回忆(三更)

关于两世的不同, 虽然知道该从秦连身上找原因, 但又无从找起,总不能直接跑去问他,你到底喜欢我哪里?

白秋毫无头绪,倒是秦连,似乎对秋儿的身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猗远按照秦连的吩咐,几乎调查了白秋从小到大熟识的每一个人,结果发现,这些人里,根本没有人名字里带“容”的。

对于这个结果,秦连似乎并不意外。

他不确定秋儿梦中喊的“小容”是不是“小榕”, 但他隐隐有种感觉, 这一世的秋儿和上一世是有联系的, 他现在要做的, 就是去证实他的猜想。

若是秋儿当真是重生回来的,那么她是回到了哪一刻?

应该是落水那一次, 自那以后, 秋儿确实变了许多,不像从前那么偏执了。

秋儿说落水之后忘了许多事,也许可以解释为因为他的干涉,导致秋儿两世经历不同,秋儿不记得重生回来之前的事,这也说得通。

无论如何,秦连现在已然认定秋儿是重生回来的, 意识到这一点,秦连突然感觉有些酸涩,有些激动,更多的是惊喜。

自戴妃大病一场之后,安分了许多,后宫也平静了许多。

白秋倒也落得个清净,每日在宫里织些孩子用的小衣裳,做些小玩意。每每用过晚膳,秦连便拉着她出去走走。

背着盛夏的余晖,在柔光微风里,帝后二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光影错乱,就好像是两人依偎在一起,彼此陪伴,永世不离。

这几日,秋儿每和秦连在一起时,总会生出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来。

就比如,这天傍晚散步时,从秦连的袖中掉落了一件小玩意。

起初她没有在意,秦连捡起来捧到她面前,笑着说:“昨日有人给朕送来这个,说是小孩子喜欢的玩意,朕见着有趣,便想拿来给你备着,等孩子出生以后给他玩。”

白秋这才细看了那物件,是一只极精美的布老虎,民间常见的玩意儿。

但这只布老虎又与平常不同,这只布老虎耳朵微折挂了碎铃,尾巴高翘带着彩色丝绦,全身凤绣,精美无比。

白秋一看,便生出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

细想一回,方才想起,这只布老虎与上一世她还怀着小榕时绣的,竟是十分相似。

上一世刚怀上小榕时,她所有的心思都在肚子里的宝宝身上,那个时候她率真聪颖,怀胎十月,给小榕做了许多有趣的玩意儿。

这样的布老虎虽然精致特别,但也不是她最喜欢的,之后便被她遗忘了,若不是再次见到,她可能一辈子都想不起来,自己年轻时还做过这样一个玩意儿。

秦连将布老虎塞到她手中,细碎的铃铛发出细微的声音,悦耳动听,似曾相识。

秦连低头问她:“喜欢吗?”

她随意拨弄着碎铃,露出一丝笑来,说:“喜欢。”声音很低,细细听时,还有些压抑的微颤。

秦连看着她的反应,缓缓开口:“做的如此精致,虽说是小孩子的玩意,朕也十分喜欢,不如把它送给朕吧?”

白秋愣了一下,疑惑地抬头看向秦连,秦连的话很奇怪,但似曾相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这样的场景,相似的布老虎,似曾相识的对话,她好像前世经历过,只是太久远而忘了,亦或是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被她忽略了。

秦连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的反应,又说:“若是舍不得送,那朕用楚凉玉和你换好不好?朕一直觉得,这世上只有你配得上这块楚凉玉。”声音很柔,带着些说不出来的别扭,就像是初次表白一样,笨拙而用力。

楚凉玉和章氏壁被称为“绝世双璧”,是天底下罕见的好玉。

楚凉玉?又是一阵似曾相识的感觉,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将要冲破尘封的记忆,喷涌出来。

白秋脑子有些混乱,与此同时,秦连慢慢靠近她,附在她耳边轻轻痒痒地说:“嗯?如何?”

那一声低哑磁性的“嗯”,一下子勾起她的回忆,尘封的记忆冲破阀门,汹涌而来。

她想起来了,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还有那只一模一样的布老虎,她上一世是经历过的。

那个时候,她刚刚怀上孩子,不过三个多月,初次怀胎,她很兴奋,给孩子做了许多小衣裳小玩意,那个时候,她最爱的就是这只布老虎,不免到哪儿都要带着。

那次,她和安王进宫赴宴,也随身带着那只布老虎。

宴会间,她喜吐难受,便离了席,原本安王要陪她一起出来,但太后问了安王些话,安王没法脱身,她便独自离了席。

当时天色已暮,皇宫里灯火昏暗,上弦月冷冷清清挂在夜色里,有种说不出的冷意。

那个时候,很多人羡慕她,羡慕她嫁给才貌双绝的安王。

但京城里也有许多王公贵族是看不起她的,毕竟她是罪臣之女,低微卑贱,粗鄙不已。

每次赴宴,总有人对她冷嘲热讽,说她攀高枝,说她配不上安王,就连宫中侍女,也大有看不起她的。

至于太后,虽然没有明面上表现出看不起她的态度,但言谈举止间,都是对她的冷漠。

刚开始她有些在意,后来经历多了,也就不在意了,毕竟她已经是安王的正妃,她不需要别人如何看她,只要安王爱她就够了。

安王妃离席,为何离席,并没有人关心。

白秋也落得自在,出了大殿,寻了块卧石,坐着与小桃栀讨论西市又出了那些新鲜小玩意儿。

那时正值深秋,秋风带着凉意,吹冷了她的指尖。

“小桃栀,你去殿内把我的披风拿过来,天气有些凉,我怕冻着孩子。”白秋一边把冰凉的手指放在脸颊两侧取暖,一边吩咐道。

小桃栀领了命离开,白秋离开卧石,找了个避风的地方靠着。

夜晚的皇宫安静极了,偶有凉风簌簌吹过,偶有侍卫整齐的脚步声远远传来。

白秋又是一阵喜吐,还未缓过劲来,便听到身后的动静,她以为是小桃栀回来,便没回头,只说:“你这次倒快,快将……”

边说边转身,看到来人不是小桃栀,顿时收了话,朝那人看去。

因为光线昏暗,只看清了那人的轮廓,并没看清长相。

见那人站在她面前不动,也不说话,白秋向后退了几步,靠在石柱上,抬头看着来人,心下有些慌张,问道:“你是谁?”

那人却不说话,朝她靠近两步,她靠着石柱,退无可退,心脏砰砰直跳。

那人在她面前顿住脚步,缓缓俯身……

正当白秋准备问他要做什么的时候,那人俯身弯腰,在她脚边捡起一样东西,握在手心,放在她眼前。

尽管烛火昏暗,白秋还是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她的布老虎。

那人说:“可是你掉的?”声音低缓,很是好听。

白秋点点头,伸手要拿,那人却往后退了一步,说:“做的如此精致,虽说是小孩子的玩意,朕也十分喜欢,不如把它送给朕吧?”

白秋闻言大惊,此人竟是皇上?

她立即俯身行礼:“臣妾无知,冒犯了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把布老虎收在手心,背在身后,语调含笑,说:“你若把这小玩意送给朕,朕就恕你无罪。”

白秋顿了一下,没想到皇上竟然也会喜欢这些小玩意。布老虎是她给孩子准备的,她爱不释手,如今却要送给一个陌生人,尽管那人是九五至尊,她还是很舍不得。

她一犹豫,皇上便又朝她靠近,低声说道:“若是舍不得送,那朕用楚凉玉和你换好不好?朕一直觉得,这世上只有你配得上这块楚凉玉。”

白秋被皇上强大的气场包围着,有些透不过气,正要拒绝,皇上突然附在她耳边,声音低哑富有磁性,说:“如何?嗯?”

那么近的距离,让白秋难以适从,后面是石柱,前面是皇上,她躲不掉,便闭了眼睛,道:“皇上喜欢,臣妾送您便是,楚凉玉太贵重了,臣妾不敢要……”

话音落,空气沉寂了片刻,随即听到皇上一声轻笑,缓缓和她拉开距离。

远处有细碎的脚步声慢慢靠近,想来应该是小桃栀拿着披风过来,白秋不由自主松了口气。

皇上把布老虎塞回她手里,说:“你若不要楚凉玉,朕也不要你的东西,夜深风寒,容易着凉,早些回殿内吧。”说完,便消失在夜色中。

小桃栀捧着披风过来为她穿上,说:“安王刚刚出来找您……”

白秋回过神,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把布老虎放进袖剑里,便回了宴会。

之后这件事便被她抛在脑后了,随着时间遗忘在记忆长河里。

这只是她的人生中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就好像走路时突然被石块崴了下脚,事后谁还记得那块石头是圆是方,是白是黑。

如今乍然想起,白秋突然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懵懂,遥远,模糊。

前世被遗忘的记忆与此刻的情景重合,除了感慨,白秋还生出一丝疑惑。

这是巧合?还是秦连有意为之?

若是后者,那秦连为何要这么做?他到底是谁?

第31章 零碎时光

自上次秦连给她布老虎, 对她说了奇怪的话之后,白秋对秦连越发好奇。

她觉得秦连和她两世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到底是何关系, 她又想不清楚。

只是从这以后,她对秦连的关心比以往更甚。

就比如,平常用过晚膳,秦连都会叫她出去走走,她似乎已经习惯了, 可今天, 秦连没跟她一起用晚膳, 更没有拉着她出去散步。

天色昏黄时, 她独坐无聊,命小桃栀去问秦连为何没来, 小桃栀问了来回:“皇上在议政厅与众臣议事,听说是南方大旱, 难民北上, 暴乱渐起,情况危急,这才没有过来。”

白秋点点头,心里生出异样的情愫,原来这位皇帝不仅无微不至地对她好,对他的子民,也同样爱戴有加。

而此时的议政厅内,秦连正与众臣商议救灾一事, 众臣各执己见,吵的不可开交。

秦连揉着眉心,耐着性子听众臣争论。

王公公进来,附在他耳边低声说:“回皇上,刚刚皇后娘娘的贴身婢女桃栀来过……”

秦连挑眉,王公公继续说:“过来问皇上晚膳在哪用,可还去朱雀宫。”

秦连听了,嘴角勾起淡淡的笑,出神片刻,然后对王公公说:“朕知道了,让皇后早点休息,今晚不用等朕了。”

王公公领命离开,底下众臣争论得热火朝天,秦连的烦躁顿时一扫而空,噙着笑听众臣论策。

众臣见皇上脸色不再阴沉,越发大胆献策,一时间,议政厅内唇枪舌战,好不激烈。

直到亥时,南方赈灾一事方才定下来,任命派人,颁诏遣事,散会已是深夜。

案前的菜凉了又换,换了又凉,秦连却是没有半点食欲。

南方大部分地区两年干旱,整年颗粒无收,难民越来越多,纷纷北上,暴乱不止,渐有蔓延加剧的趋势,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关乎山河社稷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上一世同样出现旱灾,当时他刚刚登基,内忧外患不止,对于南方旱灾确实有所疏忽,导致后来发生了无数悲剧。

尽管后来补救回来,但因为他的失误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却是无法抹去的。

这一世,对于此次旱灾,他是万分上心,上一世所有的疏漏一一派人监管,不能容忍有丝毫差错。

“皇上,该用晚上了。”王公公在一边提醒道。

秦连回过神,看着案前的菜,依旧毫无食欲,许久,他说:“皇后可睡下了?”

王公公回:“皇后娘娘一个时辰前就已睡下。”

秦连微勾嘴角,长舒一口气,散去一身疲惫,起身道:“去朱雀宫。”

王公公端着盛菜漆盘,追问:“皇上,这晚膳……”

秦连背对他,抬手摆了摆,说:“晚点再吃。”

王公公无声叹息,都三更天了,再晚些就该和早膳一起用了。

秦连来到朱雀宫时,除了几个守夜的宫女太监,再无其他人。

推门进去,殿内寂静无声,隐有暗香浮动。

秦连轻声来到榻前,借着昏暗的烛光,一寸一寸勾勒秋儿的睡颜。

榻前掉落一本书,应该是秋儿睡前看的。

秦连轻轻捡起来,收于袖中,打算闲时看一看。

无论前世还是今世,秦连从识字开始,看的听的都是正统典籍,从四书五经到策论战史,父皇太傅不让他看无用之书,他也时常对那些闲书话本敬而远之。

自娶了秋儿以后,宫中时不时便出现几本闲书,起先他以为是哪个小宫女偷藏起来看的,正要责罚严禁。

结果秋儿跑来跟他说,是她的书,她喜欢看。

秦连就再也不禁了,不仅不禁止此类书,还时不时派人去民间搜集一些,专门整理了一个阁间,摆放此类书籍,以供秋儿翻看。

见秋儿喜欢,他便觉得正统典籍虽然有用,但未免枯燥乏味了些,偶尔读些闲书讨趣,也未尝不可。

闲书就如歌舞乐音一般,是为娱乐,偶尔看看,愉悦身心,但不可沉溺。

秦连允许秋儿看这些闲书,但他自己从来不看,一方面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对这些书敬而远之;另一方面也没有时间。

今晚见秋儿榻下掉落的闲书,不知怎么,突然来了兴致,想看看秋儿喜欢的书。

秦连没有在朱雀宫留宿,直接回了麒麟宫,晚膳没用,合衣睡了一宿。

第二日卯时便起,朝臣百官早已在大殿等候。

救灾一事迫在眉睫,半刻也耽误不得。

秦连白昼不分地忙了半个月,灾情终于有所缓解,暴乱渐止,灾情缓解,难民安置,一切都按照预想的计划进行着。

秦连忙着没太多精力顾白秋,白秋倒也过得自在。

戴妃自生病以来,异常安静,不再来她眼前乱晃,太后也吃斋念佛,不太管宫中之事。

白秋趁此机会,将后宫诸多事务翻阅了一遍,这一翻才知道,原来皇后当真是整个后宫最清闲之人。

后宫事务繁杂,太后和戴妃监管的较多,就连宁妃,也管理着一些宫中杂事,只有白秋,什么都不管,只承着皇上的恩宠,不管不顾,随心所欲。

白秋看到这些,不禁失笑,皇上对她还真是纵容啊。

这日,白秋正对着众多账本记册,琢磨着如何在后宫之中树立威严,王公公便带着圣旨来了。

白秋跪地领旨,王公公念道:“近来旱灾连绵,百姓饱受磨难。三日后,皇上将在龙山举行祈福仪式,请皇后一同参加,为民祈雨,保佑我朝国运昌盛,钦此。”

白秋领了旨,王公公朝身后抬了抬手,一排宫女捧着漆盘站在她面前。

白秋看着漆盘里的东西,有些疑惑。

王公公说:“这些东西都是祈福那天需要用的,请皇后娘娘收下。”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1页 / 共43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