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忘记那两年的记忆费阿蛮和那拉氏最乐意见到,只要忘了就好了。
行痴大师让人给她催眠他们是知道的,是感激的。
“难道当年阿宝牵扯上了皇家辛密,她想找回记忆,才会让皇上对她起了杀心?”
费德赫张了张嘴脑子有点蒙,什么皇家威胁,当年难道不是病了才把关宝宝送走的?
那么这些年阿玛,额娘一直瞒着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当年宫里出了什么事?为何是苏麻姑姑送关宝宝出来的,关宝宝和太皇太后的死会不会牵扯到一起?
想到这里,费德赫感觉头上有张网一般,笼罩着一片阴霾!
“是!她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当年如果没有人保她,你们就见不到她了。”
费阿蛮点了点头,当年如果不是苏麻姑姑和行痴大师,关宝宝是不能活着离开的。
“她不仅知道不该知道的,甚至知道了圣上都不知道的秘密!”
那个秘密就连他们都不知道,康熙这些年一直不断地试探费阿蛮。
费阿蛮猜想康熙也是想知道那个秘密,只是当年送走关宝宝,回来的时候她失去了记忆,这是行痴大师对她的保护措施。
关宝宝上山康熙确实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表明,还让李德全帮忙解围,也是有心知道当年他不知道的事情。
当然,等康熙知道秘密的时候,那就是关宝宝真正的死期了,此次对关宝宝起杀心是因为胤禛的关系……
“皇上终究是无情的,你弟弟两次舍命救他,也抵不了当年你妹妹无心知道的秘密。”
“五岁的孩子记忆能有多清楚?为何就不能……”
五岁的孩子,过个两年就会忘了,何必紧紧揪着不放,还让费德兴不得不围着关宝宝跑去从军,为了往上爬舍命救驾。
费阿蛮感觉伤在费德兴的身上,却让他这个老父亲无颜见他。
是他这各当阿玛的没有用,只能让儿子在刀口上舔血。
今后费德兴两夫妻该怎么办?没有子嗣啊!想到这里费阿蛮又忍不住哽咽道。
“如今,竟然要用这样的办法才能保她,怪不得你妹妹没有跟着回来,怪不得你弟弟没有回来……”
“阿玛一大把年纪了,就你们三个孩子,如今阿宝危机四伏,你弟弟他伤了根本,刀口上过日子,想好好过日子怎么就那么难!”
怎么就那么难,他如何像他的老妻交代?如何给他的亲家交代啊!
“弟妹不会同意这样做的,而且儿子夫人只怕也是不会同意的。”
他刚知道,即便对妹妹疼宠,但是哪里是一下子能接受的?
他也要好好想想的,这件事牵扯到两个家庭,牵扯到阿宝的性命,他要好好想一想。
“儿子在想想,看看是否有万全之策!”
“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尤其是两个儿媳妇,府里要安排好,从明天开始不能随便出门,告假都不能,采买让管家亲自去。”
“等到外面流言平息之后……”
说道这里,费阿蛮捂着心口一阵难受。
如何能接受这样的消息外传?
这对男人来说是面子的的事情,但是,费德兴已经和雍郡王商量好了,却不得不让人接受。
他已经能想到几个月后家里的一团乱了,还有三个来月就要临盆了,到时候还不能让他们在府里生产。
在这之前把他们送到庄子上才妥当,免得康熙盯着不好,这一前一后生产不好动。
便是要这般做,费阿蛮还是希望孩子不要送出去,在自己家里心里有数也是好的,看得见,可以当侄子,侄女一样疼爱!
第二天一早,市井中传出了一个流言。
说的是此次出京,康熙又遇刺一事,没有提五台山上的具体情况,只是模拟两可的说了刺客行刺。
太子遇刺一事本就过去不久,康熙斩了白莲教的人,此时有听到遇刺的消息,百姓也只会下意识的想到白莲教,感叹白莲教的人不怕死。
但是费德兴因为再次救驾一事,失去生育能力的流言被大肆的传开了。
第172章 整治包衣
府丞府有了准备, 并没有半点消息传进府里。
府里面的奴才费阿蛮借口过些日子送两位少夫人到庄子上避暑为由, 都忙着收拾东西。
说是避暑, 这一去只怕没个半年回不来,要准备的事情就多了。
府里忙着收拾东西, 因为有两个孕妇,怕奴才们乱了,就吩咐不可随意走动, 府外采办交给了几个比较信任的家奴, 让管家负责外面的事。
这样, 府里的奴才倒是没有怀疑, 倒是那拉氏疑惑了,还有三个月临盆了,这样出门会不会不好?
“到时候可别动了胎气, 就不好了。”
“到时候多留意一些, 让马车走慢点就不会有问题的。”
费阿蛮拉着那拉氏的手,忍下眼里的痛色,解释的说道:
“夫人, 你想想, 儿媳妇们生产日子那么靠近, 府里自然是好的,但是你要考虑孩子和两个媳妇啊!”
“还有啊!老二如今在外没有回来, 照顾不到他媳妇,我们不得给他想周全些?”
老二的事他们如今是必须那么做,所以, 如今吴扎库氏和舒舒觉罗氏这一胎无论如何都不能有差池。
“也不知道万岁爷为何把人留在五台山,阿宝也还没有回来!”
那拉氏听到这里,心里是七上八下。
这一次出门,两个孩子都去了,康熙都回来了也不见人回来。
所幸雍郡王当时也没有回来,他们倒没那么多的担忧。
可前几日雍郡王回来了,也不见两个孩子,那拉氏就坐不住了,倒是雍郡王遣人送信送得快,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回来。
“雍郡王昨日已经说了,那丫头是任性不想回京城,五台山附近凉快,所幸兄妹两在一个地方有照应就留下她了,不是告诉你了?”
费阿蛮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
“还有老二,能告诉我们的自然就写书信给我们,不能说的我们也不能多问不是?他不是写了报平安的信给咱们?我们只要知道他平安就好对吧?”
“这不是习惯了担心,操心嘛!那五台山始终让我想到当年那件事,两个孩子都在那里,我才会多想。”
那拉氏叹了口气,五台山那个地方他们接回了关宝宝,但是那个地方那拉氏是希望关宝宝能不去就不去的地儿!
“成了,想这么多做什么,过去的你提它做什么?你不瞧瞧人家老二媳妇都比你想的开,得了信就不担心了,整日想些担心的事情,还不如想着怎么照顾两个媳妇和孙子!”
费阿蛮伸手揽着那拉氏赶紧打断这个话题。
一说这个费阿蛮就想到了两个孩子的状况,怕露馅赶紧转移话题道。
“我们不是在说去庄子上的事情?”
京城的夏天是惹得让人难过的,康熙一到夏天都想往避暑山庄跑不是没有原由的。
“这七,八月的天正是最热的时候,孩子哪里受的住?两个儿媳妇坐月子受的住不用冰?还不得遭罪?”
“老大也是同意的,去庄子上宽敞,树木多凉快空气又好,若是我退下来都想一直住在庄子上去,安安静静的!”
费阿蛮想到如今的情况,只怕此次等费德兴回来前,他就要先辞官了。
否则费德兴舍命的功劳只怕也不会有多高的官位。
若是他退了下来,以他的功劳升迁就快的多了。
他们要为以后做打算了,家里唯一一个从军的人,不能挡了他的道。
等到……等到雍郡王有所建树的时候,就不会是现在的情况了。
费德兴的书信里隐晦提及的事,他们都懂,等以后,等到以后就好了。
“说的也是,庄子上是要凉快许多!”
那拉氏听到费阿蛮这样说,点了点头。
她就受过酷暑坐月子的苦,现在能避免,对两个儿媳妇来说都是好的。
费德兴和费德赫的妻子分别是吴扎库氏和舒舒觉罗氏,都是五品官员家的女儿,历来都是高嫁低娶的。
他们家随便都能挑到更高官职家的千金。
只是费阿蛮和那拉氏从来不介意这些家世,只在乎对方的人品。
这两个都是那拉氏相看了好久才定下的,对她们是很满意的。
成婚几年两人都是上孝下恭,妯娌见相处和睦,没有口角之争。
如今一起怀.孕生子,更是相处的如亲姐妹,一听说要去庄子上,都是很开心的。
肚子大了出门都不方便了,街上人多,想出去转转都不敢。
去到庄子上就不同了,既能避暑,又能出门散心,而且身边的嬷嬷也有提醒坐月子不能吹风,不能用冰,那么在府里和庄子上,自然庄子上是上选了。
所以,等她们开开心心吩咐下人收拾东西的时候,胤禛已经在想法子压下那散播开的流言。
所以,等她们出门的时候都没有听到外面有关费德兴的流言,而是康熙大肆整顿包衣的消息!
而吴扎库氏和舒舒觉罗氏的娘家那边,费阿蛮一早就让费德赫让人递了消息,让他们听到消息不要轻信。
等到吴扎库氏和舒舒觉罗氏两人生产后,都没有听到半点不好的消息。。
胤禛在消息一传开之后就立马进宫去见了康熙,此时能小部分的散播,不能大肆的宣扬,需要康熙想办法压下来。
康熙听了胤禛的话,眼里的怒火冒了出来。
此事是秘密,他已经下旨禁口了,竟然还能传了出来。
康熙立马让人去查此时,派人禁止谣言的散播,还让人特意留意府丞府,万不可让消息穿了进去,惊了里面有孕的人。
康熙不查还好,这一查就有事了,竟然查出了这件事竟然跟乌雅氏一族的人有关系。
胤禛早就让人提前做了准备,乌雅氏一族这些年来把持着御膳房一事,对宫里的消息打探是最密切的。
乌雅氏一族是包衣世家,关系错综复杂,宫里面几乎哪个宫里都有乌雅氏手下的人。
这下康熙不得劲了,此次出行宫里面的人都知道消息了,那就是出行的人里面必然有乌雅氏一族的人。
康熙现在还没找到出行队伍里的内奸,这会儿又看到乌雅氏一族冒头,自然是大怒。
康熙当下下旨撤了德妃的堂叔乌雅氏巴宴的御膳房主事一职,还把乌雅氏的阿玛降了两级,本是正三品的护军参领,直接成了从四品的副参领。
德妃得到消息之后,立马找来琉秀让她去打探是怎么回事。
康熙私下招了胤禛去了乾清宫,然后面色难看的扔了一份折子给胤禛。
“你看一看吧!”
“皇阿玛,是不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怎么会是乌雅氏一族的人?”
胤禛皱着眉头,看着康熙递给他的一个折子,胤禛打开一目十行扫过,皱着眉头说道。
“这是暗中查出来的消息,不会有错。”
康熙冷笑一声说道。
暗卫查出来乌雅氏一族的包衣几乎遍布整个紫禁城里,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宫里面的消息几乎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了。
这是犯了康熙的大忌,那里还能容下他们?
若是纵容这群包衣继续下去,让这群包衣操控着紫禁城里的秘密,康熙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用?
“这,皇阿玛,儿子不敢说乌雅氏一族不会做这样的事,但是,儿子敢保证永和宫定然是没有手脚的,望皇阿玛明察。”
胤禛垂下眸子,突然跪在地上认真的说道。
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胤禛自然是知道的,没有哪个掌权人希望在自己的掌控下还有另外一股势力隐藏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上辈子这群包衣帮着德妃做了不少的事情,甚至乾清宫里的消息,皇阿玛病重然后急招十四回京。
那时候皇阿玛才意识到包衣的势力已经是那样的牢固,想要整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直到他登基后,才对包衣有所压制,但到底当时的朝中太多事情,各位兄弟对胤禛的不服,加上国库空虚,胤禛无暇顾及那么多。
以至于等弘历继承皇位的时候,竟然让包衣坐上了皇后,太后之位。
永琰的额娘魏氏出自正黄旗满洲包衣,小选出生,弘历被其蒙蔽双眼,竟然逼得其皇后乌拉那拉氏削发示警都没有反应。
胤禛当时的心情是后悔,后悔为何就养出领弘历这么一个败家,自大的孩子,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包衣,乌雅氏一族。
弘晖若是还在,以他年幼时的聪慧,如何都比弘历这个败家子好太多的。
所以,胤禛现在直接就掐断这层根源。
没有了乌雅氏一族的关系,看德妃还如何伸长手对着他的后院,如今就让她自顾不暇,无暇顾及。
乌雅氏一族的这些势力,是在胤禛还在五台山的时候就让人回京做准备了,为的就是回京之后的一系列的事情。
此次大肆收拾包衣,费德兴的事就会被压下来。
百姓对新鲜事物的新鲜感都是不久的,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就能压下去。
“你如何就肯定你额娘不会做这样的事?”
康熙眯了眯眼,看着胤禛的举动沉声问道。
“额娘贵为四妃,掌管宫里大小事务,根本不需要安排这些人手到各宫打探消息,只怕是乌雅氏一族自己的手笔。”
当然,作为儿子,胤禛明面上是要站在永和宫的,也要让康熙看到他对德妃孝顺的一面,为后面一系列的事情打基础。
“你真的这么认为?”康熙问道。
德妃对胤禛的态度,康熙多少是知道的,胤禛心里就没有一点怨恨?竟然还这般孝顺?
想到这些,康熙又想到了当时亲征葛尔丹的时候,胤禛为他试药。
此次五台山上虽然阳奉阴违带了那关氏上山,但是胤禛为他挡刀是毫不犹豫的。
这个孩子对自己是真的孝顺,那么对德妃这个额娘孝顺那定然也是真的。
第173章 丢了宫权
康熙看着胤禛的眼神一下子愧疚起来, 他对胤禛其实是太不不上心了。
因为太子的地位, 让他在永和宫受德妃的磋磨。
但是现在不是动德妃的时候, 若是动了德妃,康熙担心事情超出自己掌控的范围, 那这些年对德妃的容忍就前功尽弃了。
是的,康熙对德妃在容忍,纵容, 因为一些不得以的事情。
胤禛是埋着头的, 根本没瞧见康熙的复杂神情。
“是!”胤禛斩钉截铁的回道。
“永和宫的琉秀出门打探消息被朕的人发觉, 又作何解释?”
康熙看着胤禛这么信任的样子, 再次说道。
“那定然是额娘听到了乌雅氏一族的风声,想知道怎么回事,才会让琉秀去问问情况。”
皇阿玛这般问他便是没打算动永和宫, 胤禛也知道如今要撼动德妃在宫里的地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能让此次皇阿玛处置包衣, 还是刚好卡到皇阿玛对奸细的彻查的点上。
否则,单单是因为查到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包衣世家必然是会怀疑可信度的.
毕竟此次查出来也太容易了,这就是最大的破绽。
胤禛也不担心皇阿玛后面反应过来, 等他处置了乌雅氏一族也不能反悔了。
到时候最多是对德妃补偿, 影响不大。
而胤禛安排的人早在他们回京之前就抹掉了痕迹, 是查不到的。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03页 / 共2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